系列专题:《跨国经营实践案例与行动指南:海外鏖兵》
我国开始进入移动通讯时,从基站、交换机到手机全是从国外进口的。真正的起步是从第二代数字通信发展阶段开始,一些国内企业模仿研制出自己的GSM设备,也仅获得了5%的市场份额,估计有近5 000亿元被国外设备商赚走。另外,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要支付的专利使用费占销售收入15%~20%,使庞大的中国设备市场利润集聚在国外厂商手中。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了后起国家追赶和超越的机会,给了中国一次参与制订3G标准的宝贵机会。中国提出的TD-SCDMA被认可为国际三大"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意味着电信工业将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为制造商和运营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为半导体、微电子、设备制造、原料、精密仪器加工、芯片、软件等上游配套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并以此为契机摆脱跟踪、模仿欧美技术的被动局面,实现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创新,逐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路径依赖。 1998年大唐集团代表中国提交了TD-SCDMA技术提案。其后,大唐和西门子合作开发出TD-SCDMA系统。2000年该方案被国际电联批准为3G国际标准,目前,围绕TD-SCDMA的产业链基本形成,大唐、中兴、华为、普天等主要的国内电信企业和西门子、北电网络、飞利浦、三星等国际知名公司已就位,大规模商用网正在建设。 TD-SCDMA采用了独特的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技术,产权都掌握在大唐手中。这两项创新使得更新换代通过软件的升级就可以实现,比其他两项标准的升级成本低15%~20%。频谱利用效率是其他3G标准的2倍,而且消除了WCDMA的呼吸效应和CDMA的干扰,接入质量更稳定,是唯一可以全球漫游的制式。TD-SCDMA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从研究、提交、商用产品开发到产业化测试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的技术标准,包括芯片在内的关键环节都已实现了自主供给。 点评:

国际接纳中国TD-SCDMA标准被视为百年来中国电信发展史上的历史性突破,通信技术的产业关联幅度大,使得中国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长期滞留在低附加值环节的现状得到根本改变。8年黑暗中的摸索终见曙光,但如何实现中国利益最大化,带动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实现腾飞仍是个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