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一案,由于与名人有关,大家都很关注,有不同看法。有主张严惩的,也有主张轻判的,甚至主张无罪的,网上每天大家都在讨论。虽然社会每天都有案件不断发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或小题大做,但从李某某一案中,我们也得到一些启示。 对于李案,我们应提倡两个注重。一个注重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不同,其以后生活的路还很长,我们判案要更多注重未来因素的考虑,应更多从关爱的目的出发,而不仅仅是简单惩戒了事。李某某作为未成年人,乱了法,要按法律进行惩戒,这没有错,但惩戒的目的不是让人死,而是让人活,是为了让年轻人以后更好成长,而不是让年轻人没有成长的后路,是为了年轻人以后更好服务社会,而不是让年轻人以后对抗社会。一个注重是,对于受害人,要更多注重精神与物质的直接补偿。严厉处罚犯罪人,固然对受害人也是一种补偿,但这种补偿毕竟是间接的,并没有直接的效应,我们应提倡更多直接的补偿。比如,法律可判罚未成年人家长向受害人给予较大数额物质补偿,或生活工作方面给予更多补偿,等等。这样做,从各方面考虑,对受害人好处更大。 总的原则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想挽回也挽回不了,我们处理事情的角度只能应是更着眼于未来和整体,只能是要更多考虑未来长远的效应和社会整体的效应,让社会总体损失更小,而不是相反。简单的惩戒,固然有局部效应,但从长远看,未必是好事。我们应立足于爱来惩戒,而不是立足于恨来惩戒,这样世界才会越来越充满爱。处理问题,应当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效果应是,让个人最优,也让社会最优。

另外,法律规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法律本身也是人类理性的一种产物,法律只有服从于理性原则,法律才能对社会产生好的效果,才能与法律的本质不悖。而法律如何服从理性原则,这需要人类的理性精神来把握。人类的理性应是让世界充满爱,而不是让世界充满恨。我们呼唤爱的世界,就需要我们时时事事要从爱的前提出发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法律判案,也应如此,对于未成年人,更应如此。 目前,中国问题较多,尤其是不公平问题,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理性平等精神。对于弱势群体,我们需要理性平等对待,对于强势群体和名人群体,我们也需要理性平等对待。以不公平对待不公平,只能导致社会更大不公平;以不理性对待不理性,也是只能导致社会更大不理性。如此循环,只能使社会越来越不和谐,越来越向恶性方向发展。 另外,律师处理问题,也要注重公正原则,矫枉过正未必就是好事,可能往往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辩护的目的,而且导致与要达到的目标会越远。另外,不坚持公正,也不符合律师的职业道德。好的律师,或好的法官,都应是公正的守护神,而不是利益的辩护士。公正是律师或法官需要坚持的最大利益。公正是最高的社会利益,也是最长远的个人利益。没有公正,既没有社会利益,最终也没有个人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