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战略和方向》
站在中国的角度,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不能让外国人忽悠我们,中国坚决不当全球危机的救世主。但是,我们也不要忽悠自己,自我膨胀,不要以为中国已经强大的足以和美国平起平坐了。对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诸如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等,也要有清醒的认识,防止把什么问题都归因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要认为"天下大乱"了,不能独善其身了,任意地夸大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似乎"金融海啸是个筐,什么问题都可装"。因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多年来形成的一些结构性问题、金融体系和金融安全的问题,并不是这一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从根本上讲,是我国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现在正是一个时机,抓住当前金融危机的机会,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于民生投资,扩大内需,改变基建财政为公共财政,努力调整经济结构,达到经济平衡、稳定,最终做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目前,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各国政府采取了一些超常措施,多为政府救助金融机构,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中国不尽相同,国家推出了启动内需的政策,拿出4万亿进行投资。我觉得,4万亿启动了投资,增加了出口,这样可能收效较快,创造出GDP数据;但投资拉动起来之后,能源、原材料、电力,包括货币可能都会紧张起来,可能会加重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因为仍然是传统的以投资拉动GDP的经济增长方式,从长远看有可能使经济结构更加扭曲,启动内需的效果不一定理想。 据2009年3月召开的两会的消息,4万亿已经引发各地的投资热潮,各地统计下来达20万亿,相当于全社会居民家庭部门的全部资产,仅2009年财政赤字就创了近万亿的纪录,银行货币投放也创纪录地实现了单月放贷上万亿的规模。有人认为,超常投资带来的很多问题,留着以后去解决吧!这种心态就是过了今天,不管明日了。我以为,这种认识千万要不得!因为,这样做将会危害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而金融安全关乎国家的根本利益,我们千万不能短视,犯下历史性的错误。 二
![党和国家根本利益 第2节:序一 金融安全关乎国家根本利益(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84223638739.jpeg)
在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在蔓延的今天,如何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问题,自然是宏观经济、市场经济中的题中应有之意。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国家的金融安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监管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其中最核心的是:金融安全与效率。要构造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恐怕是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的时候,尤其要将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当今世界金融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这次危机也暴露了我国金融安全中的某些隐患,例如,外汇储备投资管理、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缺失,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