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前言(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84227767080.jpeg)
系列专题:《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战略和方向》
宋鸿兵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结局很可能是:第一,继续为"外贸顺差"买单,造成财富流失。第二,美国大幅贬值美元逃避债务,推高石油价格,掠夺中国。第三,中国的银行股权低卖高买,导致几万亿资产流失。在外资低价购买我金融资产大获其利的同时,我们在海外购买的金融资产却大幅贬值,损失惨痛。第四,股市制度设计不公,加之国际金融风暴冲击,导致股市暴跌损失20万亿元。第五,股市崩溃殃及实体经济,优待外资、助外强断我发展空间?。如果对照最近几年中外金融领域发生的实际情况,应该说宋鸿兵所言的货币战争并非是堂吉诃德式的与风车作战,也不是像某些华尔街人士所言的"子虚乌有"?。 诚然,宋鸿兵所指的西方银行家们,实际是国际垄断资本利益集团的代表。资本主义经过自由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出现了所谓全球化的新特征;但是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全球化并没有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相反,很大程度上民族、国家主权对全球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超越民族国家的因素,如"无国籍公司",但主导国际关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利益。在当今国际金融体系中,这种国家利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笔者认为,任何企图抹杀这种国家利益分歧的做法,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别有用心。四 本书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试图从战略高度对中国金融发展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自己完整的见解。 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世界金融业最近400年的历史,重点研究了英镑和美元的兴衰过程,并对20世纪90年代所谓"日本战败"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从货币政策、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角度,总结了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三章,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了当今世界金融版图和大国金融博弈的格局;第四章,研究了美国霸权与美元的盛衰;第五章讨论了大国博弈与世界金融新格局;最后三章是本书的重点内容,分别讨论了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如何增强我国综合金融国力,以及如何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开卷有益,希望本书能够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思考我国金融发展战略问题。 徐洪才 2009年3月18日,北京通惠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