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战略和方向》
3.值得关注的印度经济发展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率连年跻身世界前三。大国追求是印度奋斗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印度各届政府不容置疑的历史使命。早在印度取得独立之前,其国家创始人之一、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就已经在他《印度的发现》一书中为印度的未来勾画出一幅雄伟的蓝图,愿望就是"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吸引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
![第35节: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与合作(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83858436958.jpeg)
在大国梦想指引下,印度迅速崛起。近10年来,印度经济一直保持着近6%的增长速度,现在GDP已近4900亿美元,外汇储备约620亿美元。印度的国防开支逐年增加,从1986年以来,印度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21世纪以来,印度一直在努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大国战略的关注重点也已由陆地为主向陆海空并重转变:在保持对巴基斯坦强大威慑的同时,积极向中亚和西亚地区渗透军事力量;致力于建设一支既能控制印度洋,又能远征太平洋的"蓝水海军";核战略和太空战略成为其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10月,印度首颗探月卫星上天,标志着印度成为继俄、美、日、中之后世界上第5个掌握探月技术的国家。2007年是印度独立60周年,在印度人眼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也是全世界最快的国家之一。200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日当天,辛格表示:"印度最辉煌的时刻即将到来。"但印度社会宗教繁多、教派林立,民族、种族以及种姓等矛盾,已成为长期困扰印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痼疾。 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成为印度频繁发生恶性袭击事件的根本原因。在印度全国10亿多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对巨大的贫富差距不满,心理无法平衡,其仇富心态很容易被宗教极端势力或恐怖组织所利用。长期以来,印度形成了大社会、小政府的局面,政府没有财力解决国家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导致社会管理松散,往往难以对付藏在暗处的各类恐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