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战略和方向》
2009年初,北京大学张维迎提出将1万亿美元用于国内建设,笔者在2008年7月《中国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美元危机》一文中提出了类似观点。有人批评这违背常识,因为将1万亿美元分给国内居民后,他们将其换成人民币,一转手又变成了央行手中外汇储备,且增加了国内通胀压力。其实批评者忘记了,1万亿美元是能从国外采购的,不仅为世界经济做了贡献,也解决了国内很多问题。 美国经济的信仰基础在于:借钱就是创造财富的过程?。实际上,美国人习惯于看能借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中国人习惯于看能挣多少钱,就花多少钱;美国是敢借、敢花、敢不还!美国利用其国际储备货币国的有利地位,廉价地从中国借钱,利率不足5%,然后将这些资金返投于中国,用于收购中国的一些重要行业和龙头企业。

对于中国的一些知名品牌企业,要么被外资收购,要么遭遇"斩首行动"、被无情地消灭,而外资的必要回报率高达15%以上。如果考虑到我国多年来对外资的各种税收和政策上的优惠,再加上美国通过美元贬值免除债务和国际热钱从人民币升值中无风险套利,我们的损失就更大了。就美国而言,是"借鸡下蛋"、做无本生意;对中国来说,无异于赔本赚吆喝。 当然,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本位币的话,我们也可以因此获得一份铸币税收益。这个数量的大小取决于人民币与美元、欧元等其他国际化货币的竞争能力。人民币国际本位币,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备货币。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实施开放汇率、自由兑换和开放资本账户等一系列改革。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可先在亚洲地区培育一个人民币的需求市场,比如,将香港建立成为人民币业务的离岸金融中心。这种对人民币的需求构成直接的铸币税收益。 当人民币成为本位币后,由于对美元需求减少,必然引起美元的进一步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之后,其币值会逐渐向购买力平价靠近,因此也会引起人民币升值。两种升值因素的叠加,升值潜力不小,这时可通过赤字财政来调低人民币值,使之保持与其他国际化货币汇率相对稳定,这时从赤字财政中所获的是一种间接铸币税。如果人民币币值稳定,所获国际储备货币的份额可能更大,以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支持的人民币必将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仅这些铸币税收入,就足以使中国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2.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前景 (1)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在货币领域的延伸。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目前,境外人民币使用主要在边境贸易、旅游消费和价值贮藏等方面?。在边境贸易结算中,人民币已发挥重要作用。中蒙边境贸易基本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贸易的90%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已开通人民币的银行结算业务,越南农业银行已开办人民币储蓄业务。在旅游消费方面,一些周边国家对人民币在当地流通开始采取默认态度;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双币卡也使得人民币得以间接流通。在价值贮藏方面,币值坚挺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抢手货。人民币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居民保值的重要币种;马来西亚、韩国中央银行已将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货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