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经:8小时工作,24小时思考》
第一章24小时思考,才能8小时干好 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否重要,关键就看他主要负责的是"事务型"的工作还是"思考型"的工作;能力的高低,也主要从他所完成的"思考型"工作的成绩如何来判定。埋头于事务的员工,肯定是低层次员工,他只要做好上级分配给他的,方向甚至方法都已经明确了的工作就可以了。也许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许他们工作熟练、态度认真,但他们只能成为一项工作所要求配备的"人手",而不是能够有效掌控工作,更好完成工作,乃至于引领和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人才"。 1.用好你的8小时,那足够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是适用于三分法的,即8小时工作,8小时睡眠,还有8小时用来处理生活、娱乐等问题。 八个小时工作,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对于一个无所事事混日子的人来说,真是够难打发的了。还没上班就盼着下班,周一刚开始就盼着周末;一张报纸看半天,一件小事拖一月;领导在时一个样,领导不在时另一个样;对工作毫不热心,对工资非常热心……这些人,混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他们以为自己很聪明,能够"哄"住单位,"哄"到薪水。即使这个地方混不下去了,他们换个地方照样混。 其实这样的混是最愚蠢的。他们哄来哄去,最终哄的是自己。时间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他们的能力不进反退,事业毫无起色,再这么混下去,又能混几时呢? 而对于一个想做事、愿进步、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巴不得一天能有25个小时,8小时?那怎么够!

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除了人才,还有时间。在某些高档写字楼里,灯火彻夜不灭,人们带着睡袋和简单的洗漱用具,恨不得就在办公室里安营扎寨了。一边是追求高薪水、高报酬;一边是把一天中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加班熬夜,成了一个让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事;工作狂,成了不少职场中人的代名词;抑郁、焦虑、过劳死,已经开始威胁许多人的身心健康。 据社会学家统计,8小时以外的工作,有大约30%确实是出于单位工作的需要,或者是由行业特点决定的,但70%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员工自身时间管理不善、工作效率低下导致的。也就是说,是我们自己延长了我们的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