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没有榜样:一模仿就失败》
7.2不要墨守成规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5只猴子关在一个大笼子里,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假如有一只猴子伸手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惩罚所有的5只猴子,直到所有猴子都不敢伸手。接着,试验人员放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放进去一只新猴子,新猴子不懂“规矩”,伸手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笼子里的另外4只猴子,被暴打一顿,再也不敢去拿香蕉了。就这样,试验人员将最初的5只猴子全都换了出来,最后笼子里剩下的猴子都没有被高压水惩罚过,但它们谁都不敢去拿香蕉。 猴子天性爱吃香蕉,可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猴子都不敢去拿香蕉了,久而久之竟成了“规矩”,被猴子们普遍遵守,这就是规矩的威力。人在社会上生存,必然要遵守各种各样的规矩。但规矩也是人定的,遵守规矩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应该为了守规矩而守规矩。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大都勇于打破常规。19世纪美国鼎鼎大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不守规矩的“钢铁大王” 在西进时期的美国,安德鲁?卡内基成为“美国梦”的一个范本。 1835年,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12岁那年,卡内基随父母移民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定居下来。匹兹堡是美国的工业重镇,号称“西进之门”。卡内基一家在匹兹堡落脚后,生活困窘。为了替父母分忧,年仅13岁的卡内基被迫辍学,当起了纱厂学徒,周薪只有1.2美元。卡内基决心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坚信面包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通过努力工作换取的。 尽管只上过几年小学,但卡内基非常渴望读书。一天,他在报纸上发现一条消息:退役的安德森上校愿意将家中藏书借给好学的青少年阅读。卡内基欣喜若狂,立刻找到上校的家,借到自己心爱的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不懈的阅读开阔了卡内基的眼界。他后来回顾这段时期,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14岁时,卡内基到大卫电报公司应聘信差,公司老板打量了这个矮个子的苏格兰少年,问道:“你熟悉匹兹堡市区的街道吗?”卡内基老实回答:“不熟,但我保证能在一周内熟悉匹兹堡的全部街道。”老板满意地笑了,给了他这个周薪2.5美元的工作。短短一周内,卡内基实现了面试时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全部街道。他勤奋工作,赢得老板的赞许。在送电报的间隙,他就呆在电报房里学习发电报,熟练掌握了收发电报的技术。 18岁那年,卡内基送电报时,正赶上匹兹堡铁路火车站的发报机坏了,他自告奋勇把它修好了。时任匹兹堡铁路站长、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斯考特对他十分欣赏,聘他为铁路公司的电报员。 一个假日,卡内基在铁路公司值班。上午10点多钟,他收到一封紧急电报。看过内容之后,卡内基大吃一惊。原来,电报上说附近铁路上有一列货车车头出轨,要求调度各班列车改换轨道,以免发生追撞的悲剧。
![做全新的自己 第44节:第七章 每天迎来全新的自己(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73029843995.jpeg)
当时,只有斯考特有权下达调度命令,但他回家休息了。卡内基想尽办法,也无法和斯考特取得联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而此时一列满载乘客的列车正急速驶向出事地点。情急之下,卡内基以斯考特的名义下达命令,让列车司机立即改换轨道,一场伤亡惨剧就这样避免了。 卡内基救了火车上的乘客,却面临撤职的危险。按铁路公司的规定,电报员冒用上级名义发报,就得被撤职。卡内基无怨无悔,他主动写了份辞职书,第二天一早就放在了斯考特的办公桌上。斯考特盯着卡内基看了好一会儿,当着他的面撕毁辞职书,然后拍拍他的肩头说:“年轻人,你做得很好!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是干不成大事的,一种是贸然行事者,另一种是墨守成规者。幸好你不是这两种人的任何一种。” 卡内基的这次越权行为,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在斯考特的提携下,年仅24岁的卡内基便担任了铁路公司的运营总管。在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服务的十余年中,他逐步掌握了大企业的管理技巧,开始憧憬着创建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