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一种缺点叫聪明》
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 有时,人生的败局往往在复杂之中。本来一件简单的事,几经反复,却变得复杂起来。因此,面对问题时我们一定要转换思维,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地崇尚简单,在处理问题时直奔主题,才能实现真正的简单管理。当你把几页纸的文件变成一页纸,把一页纸变成几句话;把复杂的管理工作简单化,把层层机构简约化,那么你办一件事、完成一个任务所用的时间就会少许多,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其实,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越简单越好。如果说四两拨千斤是中国功夫的精髓,那么化繁为简就是管理实践的最高境界。
![繁体化简 第10节:第二章 弄巧成拙 化简为繁(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72891363218.jpeg)
一个心理学教授开车去郊外办事,待办完事后发现自己的轮胎好像被人给卸掉了一个,在附近找来找去都没找见,心想:谁这么差的素质偷个轮胎做什么?真是不可理喻。正想着准备动手装上备用轮胎。可是正当他好不容易把备用轮胎扛下来正准备安装时,发现偷轮胎的人居然把螺丝也都卸走了。教授十分气愤,心想,这下坏了,怎么安呀。 正在他愁眉苦脸时一个7、8岁的小男孩走了过来好奇地问:“伯伯,您在做什么呀”?教授一脸无耐地说:“小偷把我的轮胎偷走了,我正准备安装备用轮胎,谁想到这该死的偷胎贼连螺丝也给一齐偷走了。唉——” “那还不简单?”小男孩顽皮地答道。教授吃惊地看着小男孩。“您只要将其它三个轮胎中的任何一个螺丝拆下来安装这个备用轮胎不就可以了吗?” 教授大为好奇:“请问小朋友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小男孩嘻嘻笑了一声说道:“我们搭积木盖房子时,有很多积木是可以卸下来的啊,其它的积木还可以再盖一个房子的,我感觉三个螺丝也行吧?不一定非得四个螺丝吧?” “三个也行!”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我们却很难想到它。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眼前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在求解的时候,习惯于寻找最复杂、最保险的解决方案,结果把事情想得复杂了,费尽力气却找不到答案。其实,当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出现在你面前时,如果能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般来说,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考。它使思考者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能省去许多摸索和试验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样就既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费,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再就思考者的感受方面来说,还能起到一种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的作用。思维定势明显地表现在各个领域里的许多权威者身上。他们常常能很快就找到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有效办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本专业问题的大量的“一定之规”。但是,这种“一定之规”却使人们在遇到有些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为满足市场需要,日本一家公司的科技人员开始设计一种新的小型自动聚焦相机。所谓自动聚焦,就是相机要根据拍摄的对象,自动测量距离,然后镜头作相应的调整,自动定好焦距。设计这种相机有几个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小巧轻便,容易操作,而且要成本低廉。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条件,在相机里装进电动机以后,体积就小不了,重量就轻不了,成本就很难降下来。如果要为它再去特别设计一种专用的超小型电动机,时间又很难保证。设计人员为此大伤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设计工作长时间裹足不前。后来一个不是学电机专业的技术人员想到:自动聚焦需要的动力很小,而且距离很短,不用电动机用弹簧行不行呢?这个突破了“必须用电动机驱动”这“一定之规”的新设想提出以后,设计人员沿着新的思路不断进行探索和试验,没过多久,就相继设计制成了一种又一种小型和超小型的自动聚焦相机。生产出这种给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连傻瓜也能使用的“傻瓜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