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一种缺点叫聪明》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吕端仍不放心,他要眼见为实,太子即位时,吕端在殿下站着不拜,请求把帘子挂起来,自己上殿看清楚,认出是原先的太子,然后才走下台阶,率领大臣们高呼万岁。 吕端事先能明察阴谋,有所防范;事中能果断决策,出奇策击破奸主;事后又能眼见为实,不被现象迷惑,不仅明智,实在是功夫老到。在皇位继承的关键问题上,吕端的“小事糊涂,大事精明”体现得淋漓尽致。 犹豫不决远比懒惰可怕 一位哲人说过:懒惰是事业成功的天敌,但犹豫不决的习惯比懒惰还要消极。当一个人优柔寡断时,机会便不再是机会,而是后悔。因为,无数事实说明,许多机会都是在犹豫不决中丧失的。不知有多少聪明人,因为犹豫不决而把自己冥思苦想创业的新构思给扼杀掉了。一个人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众所周知,对于成大事者而言,犹豫不决、主意不坚定和优柔寡断是一种致命的性格缺陷,可以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判断力,并大大有害于其全部精神能力,使其变得胆小、怕事,缺乏当机立断的魄力,使其最终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王玉在大型集团公司已经做了4年的总经理秘书,总经理的性格急躁,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幸好,王玉的性格极温柔,不管总经理是喜形于色还是暴跳如雷,她都能维持着轻松、平静的神情,语言柔和、亲切,深得总经理的喜爱,也赢得了公司全体同事的好感。 后来,在新一年的公司职务竞聘中,善解人意的王玉在众望所归之中,顺利地当上了总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新官上任之后,王玉仍保持着自己原来的工作本色。她希望自己做一个平易近人的上司。殊不知,王玉的这种所谓的“平易近人”,在她的下属眼里,其实却是一种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甚至懦弱可欺的表现。 下属们向她汇报工作时,她总是半眯眼皱眉做沉思状,托着下巴听半天,然后嘤嘤一声:“我再想想。”可这一想就过了好几天,甚至有时她早就已经忘了汇报内容。再安排工作时,下属还得把事情始末重述一遍,每个人都被她弄得很累。 更让人着急的是,下属们每次拿采购单据去给王玉签认时,大到固定设备的添置,小到买一只洗地的水桶,王玉一概不马上表示可否,她的惯常用语是“先放着吧,不急。” 按说,几块钱的东西其实不需要深思熟虑,而且公司也不是真缺,可王玉却硬是不能立刻做出决定,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方式也就耐人寻味了。 于是,办公室里的人逐渐发现,很多工作与其请示完王玉再做,还不如自己直接先斩后奏来得合适,反正“心慈手软”的王玉也下不了什么狠决定。 这样一来,王玉的下属就慢慢分成了两类,有的人是不顾及后果地一味蛮干,而面子薄的王玉就不得不跟在他们后面收拾烂摊子;另一类人则成了办公室好吃懒做一族,整日不干活,反正好说话的王玉也不好意思批评他们。 办公室的工作由此陷入了一团混乱,整理各类报表、数据,起草文件,对外联络、接待……一系列繁琐的工作都压在了王玉一人的肩上。以致王玉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终因体力透支太多,终于支撑不住进了医院。 王玉的经历,似乎很让人寄予同情——因为她的“好心”没得“好报”;但有一个事实却是不能否认的——王玉的“苦果”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她自己“种”下的。因为正是她的心慈手软、她的优柔寡断,才使她离成功越来越远! 很多聪明人在职场上最容易犯的一项错误,就是以“温柔”和“人情味”为由,对工作犹豫不决,对同事谦和忍让,特别是一些女性管理者,更是心慈手软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论事物本质与表象 第53节:第七章 执于表象 迷于本质(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72316995225.jpeg)
这样的工作作风,说好听点儿,是女性的一种宽容美德,但实际上,这就是优柔寡断的最直接表现!所以,我们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更进一步的成绩,就必须坚决摒弃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的消极心态,要训练自己具备一种遇事果断坚定的能力、遇事迅速决策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