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股市大赢家:我用K线写日记》
第三课 有恐惧才值得期待 输家只想做"保险的"选择 赢家不认为有什么选择是"保险的" 美国GE 公司前执行官韦尔奇曾指出,杰出领袖必须具备4E+1P 的特质,4E 代表的是活力(Energy)、鼓舞(Energize)、胆识(Edge)与执行力(Execute),P 代表热情(Passion)。就股市这一行来说,我认为除了鼓舞这个特质对投资界的意见领袖非并不可或缺外,其余特质都是股市赢家必须拥有的。 我从进入股市至今,对股市永远有用不完的热情和活力,充满了操作的欲望,一度欠缺的只是胆识。还好,我并不是无可救药地不敢下注,我相当具有执行力,只是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我的回应总是略显慌张。1989 年退伍后,我回到台北的交易场所看盘,那种感觉就像和老朋友久别重逢。 那是一个全民炒股的年代,也是一个要看营业员脸色的年代。价格剧烈波动的显示板,令我血脉贲张,但看着自己填妥的委托单上进出的张数只有一张,不禁自惭形秽,有时拿不定主意,递单时手还会发抖。还好,我很快适应,在抢进杀出的喘息之际,还能拉高嗓门向旁边素昧平生的股民,发表我对某支股票的看法。初试啼声的我,渴望让全世界听见我的声音。 终于,我的机会来了。1990 年初,《工商时报》的《投资情报》周刊,举办了名为"股市金马奖"的全国性纸上投资组合竞赛,用重赏来吸引参赛者。

由于初赛采用淘汰制,为了增加入围的几率,我以家人的名义多报了一个名额,全都重押当时我最看好的封闭型基金。果然,我这两个名额联袂进入决赛,最后一举拿下第二名和第三名,共赢得了二十两黄金,更因此得到了在《产经新闻报》写稿的机会。 但在现实的操作上,我虽然在低价位就已买进这些封闭型基金,却在涨了五六成后脱手,然后眼睁睁看着它们一路狂飙了五六倍。我自虐地算计着自己少赚了多少钱,也自渎地幻想,如果当时全部的钱都押宝基金,而且都卖在高价位,岂不是赚翻了?在那段基金狂飙的日子,我讨厌看到有关基金的报道。 没有专家 只有赢家 后来,《投资情报》周刊开了一个名为"高手过招"的专栏,我应邀与其他三位名分析师作纸上竞技。我先后和四组不同的专家比赛,最大的感触是,名家不见得有多高明,股市里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但我的困扰仍在继续,我在真实世界的获利常不如纸上竞赛的获利。因为缺乏安全感,我即使抓到了急升股,也只能浅尝辄止;而纸上竞赛,每周六才能调整持股,所以相对沉得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