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股市大赢家:我用K线写日记》
成本观念是金融操作上最大的误区,它不但是投资人先入为主的一种定见,也涉及了投资人害怕后悔的心理。财务经济学家赫许?谢弗林与梅尔?斯坦曼发现,害怕后悔以及追求自尊,使得投资人表现出卖盈守亏的倾向。 成本观念是金融操作上最大的误区,它不但是投资人先入为主的一种定见,也涉及了投资人害怕后悔的心理。 泰伦斯?奥丁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人卖出赚钱股票的几率比卖出赔钱股票的几率,高出50% 左右。投资人卖出赚钱的股票后,该股在接下来一年的成绩,可以击败市场,而且超出幅度平均达到2.35%。在同一年中,投资人仍持有的赔钱货,却被市场打败,而且落差达到1.06%。一来一往之间,一年内的利润减少了3.41%。这看似不多,但如果对一年赚不到一成的投资人而言,比例却相当可观。 除了聚焦于股票的买进成本,有时我们倾向采取一个和现在时点比较接近的价格并时常更新,作为进出的参考点。这包括卖出价位和近来的最高(低)价。 例如,某人在20 元买进一支股票,随后该股涨至40 元,又跌回30 元,这时如果他的参考点随之提高至40 元,他心里可能会觉得少赚而卖不下手。 如果某人在30 元出手后,股价跌下来,他很可能再度买回,因为他心理上会觉得捡到了便宜。反之,如果卖掉后股价上涨,他倾向于不会考虑回补,这么做等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些心态都是不理性的。

三、 股市变动激烈,我们却老是在等待或期待 台风前夕,很多人会到市场抢购蔬菜,因为经验法则告诉我们,风雨过后菜价上涨的几率很高。我们行事时总是把确定的、简单的紧急事情摆在第一顺位,但对于不确定的、复杂的重要事情,我们总是"先看看再说",或期待明天过后,船到桥头自然直,把事情从不紧急拖到紧急,甚至拖到难以挽回。因此,我们行事应主动积极,不要等到问题浮出水面才来面对。 1. 要当先知还是后觉。 一般人大都不喜欢冒险,对于新事物,例如新发布的车型,往往要等口碑建立了才敢尝试,但是新车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型,随时可以买到一模一样的车子,股价却是随时变动而不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