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如此安排,总叫人无奈,这些年过得不好不坏。” ——迪克牛仔《有多少爱可以从来》1981: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大环境的初步解冻与小环境依然处于冰冷状态的深层次矛盾,埋下了私营经济危机的种子:|www.aihuau.com|1中学老师严介和的“家庭作坊”遭到“错杀”;传奇色彩人物邱光和却创立温州森马;

失业青年李晓华在北戴河卖冷饮,此人后来拥有中国第一辆法拉利,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李晓华星”;宗庆后当上校办工厂的推销员;青年团干部王正华放弃仕途,从事旅游;大学生李东生加入TCL,工作地点是破旧的农机仓库;蒋锡培高考名落孙山,学修钟表,目标是能赚够5万。上一年,也就是1980年年鉴上所称的“本年度,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计划,但是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物价有所上涨,一部分人民的生活受到影响。”状况继续。路透社北京二月十八日电中对此给出的判断是,1981年的状况是这样的:中国正在试行比较放宽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必然带来像通货膨胀和严重的预算赤字这样一些过去所不熟悉的问题。照片《个体户上街》5月,《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拍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张获奖照片《个体户上街》。照片通过一位面带微笑卖大碗茶的小伙子,手捧茶水递给顾客的场景,反映民营经济的萌芽。图片文字写道:“大碗茶”,这无疑是北京个体经营最早走入市场的象征。然而,刚入新闻业的贺延光忽略了当时复杂多变的经济背景,要守住大碗茶的摊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环境的初步解冻与小环境依然处于冰冷状态的深层次矛盾,埋下了私营经济危机的种子。改革的形势在年初急转直下,1981年上半年民营经济的状况其实并不太好,三中全会后建立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寒流。日后贺延光再回忆起来时,说“后来才发现,这张照片问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