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么一个矢志逐梦、意气风发的时代,与翟美卿和尹明善相比,唐万新的存在让我们有些难过。这年,他赚到了六十万,可随后因为义气与莽撞,负债累累。2月,唐万新再次中途退学,这成为他学生时代的彻底终结,从此走上一条“一入商门深似海”的人生道路。少年时期的唐万新勤于学习,为师长所喜爱——时至今日,他仍于一些老师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但同时他又心存高远、志在凌云。唐万新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父母都是支边干部。家里兄妹五人,大哥唐万里、二姐唐万华、三哥唐万平、四哥唐万川和排行最小的唐万新。怀揣着理想和浪漫支边的唐家父母,从没有想过,自己“万里平川一片新”的几个儿子,有朝一日会以“德隆系”在中国金融市场掀起酣然大波。1981年,唐万新考取山东华东石油学院。入学后,他发现专业和自己“成为物理科学家”的理想相去甚远。一年半后,一个电话打回家,唐万新告诉家人自己退学了,连专程赶去的大哥也没能劝阻。两年后,经过复读的唐万新参加高考,成绩达到了复旦大学物理系的分数线,但高考录取制度的限制,仅被新疆石油学院录取。在这里,他仍然没有完成学业。经商的热潮延伸进了高校,新疆石油学院在吉木萨尔县开办的一家农场,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唐万新向学校毛遂自荐要打理这个农场,获得了批准。遗憾的是,最终他没能让农场扭亏为盈。80年代,稀缺经济风行,谁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制高点,就等于攥住了“钱袋”。1985年,唐万新和初中及华东石油学院的同学一共7人,合伙承包下乌鲁木齐市园林处知青社经营的彩扩业务。彩色照片洗印业务在全国方兴未艾,一台彩扩设备的价格在百万元以上。经济相对落后的乌鲁木齐,拥有彩扩设备的彩扩社凤毛麟角,洗印一张5寸的彩色照片价格大约要7毛到8毛钱。经济相对发达的广州,设备充裕,洗印同样一张照片的价格不到3毛,效果远远好过乌鲁木齐。中间的差价,让唐万新找准盈利空间。他在乌鲁木齐贴出海报,承诺以6毛钱每张的价格进行彩照冲印。收集了足够的底片后,他用从同学那借来的钱买了一张飞往广州的机票。当时从乌鲁木齐飞往广州的机票价格是280元,相当于一个大学讲师的月基本工资。高成本让唐万新一开始并没有迅速赚到很多钱,却赢得了声誉,打开了市场。前3个月,唐万新几乎每3天要跑一趟,第一天去,第二天回。|www.aihuau.com|1那时还没有融资的概念,唐万新的潜意识中已有了“借鸡生蛋”的资本运营方式:以公司的名义招工,让受聘者交上一笔押金。利用这些押金,去商场或店面租赁一个小小的门脸或柜台。然后一张桌子、一个人、一本收据,再贴上“彩色扩印”几个字,作为接收洗印业务的网点。久违市场的中国,蕴涵的巨大生利空间由此可见一斑。赚取从夹缝中抠出来的财富,让他在乌鲁木齐相继拥有了近20家连锁社。与此同时,底片的运输也有了新的方法。唐万新通过给一些去广州的乘客补偿,让他们顺路把胶卷带过去,交由在广州的工作人员完成冲印。后来,他们跟广州的彩扩社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底片开始通过特快专递的方式运输,成本大幅减少。有了资金,唐万新买回一台二手冲洗机,价格再降,比市场便宜了60%,进一步使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连本身拥有彩扩设备的彩扩社也被挤垮。一年下来,唐万新收获了60万元。同时也在一次次的南方之行中,收获了新鲜的观念和智慧。市场经济那开放、充满活力的氛围开始深深的吸引他,他开始迷恋这个让他游刃有余的平台。业务做大,唐万新的心也跟着变大。他不再满足于彩扩业务,谋求多元化的发展:针对自行车被盗问题,他资助一位同学完成自行车车把锁产品的开发,成立了将军锁厂进行生产,但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将军锁厂被提出诉讼,生产许可证也被撤销;承包自治区科委下属的乌鲁木齐市新产品技术开发部,出资研制能接收前苏联的电视节目的卫星接收器,可研究成果被挖了墙角;同年经销广州“翠竹”牌饲料添加剂,业绩不佳,潦草收场。成功没能如期而至。1988到1990的三年里,唐万新陆续做了人造毛、航空俱乐部、电脑打字、名片制作复印、边贸、油田贸易、大、中学生课外辅导材料服务、魔芋挂面厂、玉石云子加工厂、小化工厂、服装自选店、软件开发等生意。每一次尝试都弄来一堆设备加一群人,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他做彩扩赚的钱几乎赔了个干净,银行的帐户上剩下3万元,欠款却达到180余万元。
![《奔腾入海》1985:中国有了“万元户”(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53314979857.jpeg)
梦想被蹂躏,甚至是粉碎。再回首已是无语凝噎,唐万新第一次想到了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