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个80后的心灵自传:破罐子》
我在电视里还曾经看到过另一种布道方式,比较"右"的一种,我指的是电视里那个"上帝频道",一天24小时都在播放牧师的布道,里面的人演讲起来个个都神情激动,跟马丁·路德·金似的,还在观众中不停地走动,一场下来讲得满头大汗,不比又蹦又跳的歌星运动量小,有些年老的还真让人担心他因此劳累过度一命呜呼了呢。但某些听众还真的感动到晕倒了,想不到牧师也会有跟Micheal 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一样的魔力。礼拜的最后,当他说大家一起祈祷时我便随着大家低下了头,谁知过了一小会眼睛竟然慢慢地闭上了,最后还小睡了一会。旁边的Jae和Bryon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就趴在前面的椅子背上见Mr.Zhou去了。 大约一小时后,我们终于从教堂里被放出来了,年轻人都有一个共鸣--无聊! 在西方是很容易跟基督教结缘的,因为往往在大街上或者学校里就会有人免费派送《圣经》并邀请你一起参与他们周末的圣经讨论会,随后是带你去教堂,最后他们会不断地说服你受洗。对于一些刚来国外的中国人,这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学习英语的途径,可日子久了如果你只抱着学习英语和社交的态度,那么无疑会很心烦。在加拿大居住过的两个地方我都去了当地的教堂,并上了许多节《圣经》基础课,也参加了许多讨论会,可每当他们问起我是否愿意受洗永远信仰上帝的时候,我还是拒绝了,因为我始终感觉不到他们所说的那种Holy Spirit(圣灵)灌注身体的感觉,更没有跟上帝搭上线。多次拒绝导致我最后只好退出。 12月4日星期二阴 / 我的唱诗班老师 / Choir课的老师今天感情的火山再次爆发,一口气讲了半个小时,我半懂不懂地再加上自己丰富的联想力大概明白了她在讲些什么,最后看到她声泪俱下,我就更清楚了,原来她说她全家于明年一月份要搬迁。至于为什么,她说为了她丈夫,我想这牺牲可真大,为了丈夫离开付出了多年心血的Choir,而且他们要搬到的地方暂时还没有工作给她,所以她就只能先在家里呆着。

想想这样一位在学校艺术活动组织中极度活跃的教师,闷在家里一定很痛苦。回想学校的许多文艺活动都是由她主办的,而且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一走,会给她个人和学校带来多大的损失?她还说很舍不得我们,让我们一定要珍惜身旁的人,说不定哪天就永远见不到了。整节课伤心的情绪弥漫了整个教室,最后老师说"Let‘s sing",于是大家的情绪一下转变了过来,全体起立开始唱,仿佛比以前更加认真,我也觉得这真是一位好老师,她全身心地扑在了学生和音乐上,但离别是难免的,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