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50575183785.jpeg)
系列专题:《经济危机的预测与反思:经济学的香槟》
药方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十年前说出这样的话,堪称精辟,尤其是他对中国的经济现状不一定那么了解。但他对美国社会的批判却非常深刻,在他2008年出版的新书《美国怎么了?》一书中,对将近一个世纪的美国历史,从镀金年代的政治经济,直到布什年代的经济停滞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他认为,这是保守主义运动掌控美国政府的必然结果,婴儿潮时代美国中产阶级的成长则是受益于小罗斯福的新政。这两种方向的发展却非自然演进的结果,都是由组织化的政治运动所引导的,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公。他在书中深入地探讨了美国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保守主义运动"对美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良影响,呼吁重新展开社会政策的公共辩论,主张政府应发挥好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的作用,同时警醒世人不要冷漠对待社会经济不平等议题,以致错失改革良机。在针对刚刚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一大问题时,克鲁格曼在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金钱换垃圾》的文章,将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归纳为四步: 住房市场泡沫破裂使拖欠贷款和丧失赎回权的案例激增,继而使抵押支持债券的价格暴跌。 金融交易亏损众多金融机构所持资本相对于它们的债务而言太少。泡沫时期大家都欠下巨额债务,资本短缺变得尤其严重。 资本短缺,致使金融机构不能或不愿提供经济运行所要的信贷。 金融机构一直试图以出售包括抵押支持债券在内的资产方式减少债务,但这会导致资产贬值,令财务状况变得更糟。这种恶性循环就是一些人所说的"去杠杆化悖论"。 克鲁格曼批评美国政府的最初救市计划直接从危机的第四步入手是错误的。这样做,恶性循环得不到遏制,金融体系仍然会面临资本短缺。由于楼市下跌,令银行所持次按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引起相关衍生工具变得毫无价值。银行间因缺少流动资金而收紧同业借贷,形成融资困难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大银行和不少中小型银行相继倒闭。流动资金不足这点如果得不到马上解决,金融海啸可能会引发另一次大萧条。华尔街所代表的美国金融体系就像一位处于重症监护的病人,病人的身体在努力抵抗着不断扩散的疾病,与此同时,身体却在平静一段时间后开始痉挛。对于这样一位靠自身免疫力已无法抵抗细菌入侵的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而医生还必须"重症下猛药",甚至对感染严重的地方实施手术切除。 ()① 一战后,法国的克里蒙梭曾有名言:"战争是如此的重要,我们不能把它完全给将军们来决定"。在全球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前,同样是如此的重要,不能把它完全交给华尔街那帮贪婪的家伙和许多惟利是图的金融家来左右,更需要像克鲁格曼这样有良知的经济学家来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