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百度发展正史: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虽然2006年,由日本经济产业省牵头,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参与的合作项目--"信息大航海计划"启动,准备用3年时间开发出下一代互联网搜索引擎,但从日本IT人才缺乏的现状来看,日本搜索引擎的复兴路途坎坷。 这与韩国不同,同时也是李彦宏不选韩国的主要原因。韩国的宽带普及率特别高,搜索引擎市场很早就出现了本土公司,像Naver、Daum等。同百度一样,Naver、Daum在本土市场上打败了Google和雅虎。Naver、Daum在韩国的发展方式与雅虎、Google等跨国公司不一样,Naver、Daum最早开始做的是知识搜索,开发了一些适合本土的独特功能。也就是说,Naver、Daum更了解韩国市场上互联网用户的喜好和行为习惯。 按照百度内部的说法,考虑是否进行一项新产品开发时,他们主要思考三个问题:用户是否有需求?现有的产品是不是已经将用户需求满足得很好了?百度来做的优势在哪里?以上几点就这三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百度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既然选择了日本,那么百度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市场上站住脚,百度的股票应该是10倍于现在的市值的。"李彦宏对采访他的记者说。 虽然日本市场十分诱人,百度为此也作了充分准备,但进军日本对百度依旧是个挑战。 日本人有强烈的先入为主的偏见,这种习惯的力量十分强大。雅虎1996年就开始运营日本分公司,Google进入的时间稍晚,虽然Google的搜索技术已经明显超越了雅虎,但是在此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Google仍然不能在日本市场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Google尚且如此,百度的境遇也不能不让人担心。 日本民众有崇尚欧美轻视亚洲的偏见。日本民众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不高,大多数日本人连国际化做得比较早、比较成功的海尔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中国其他企业了。在日本销售的很多产品,虽然都注明了中国制造,但牌子大都是日本、意大利或美国的。因此,虽然2006年的百度在中国是响当当的品牌,但到日本必须从零开始。 日本本土的潜在竞争者也在加紧追赶。日本政府和企业一直不曾放弃振兴IT业,使其恢复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2006年,日立、富士通等日本信息业巨头联合东京大学等科研机构,组成一个总计30个单位参加的科研联盟,旨在开发日本本土搜索引擎技术,抵制包括雅虎、MSN、Google在内的国外搜索引擎公司。很多日本公司都担忧这些来自美国的搜索业巨头将在日本形成垄断。
![第58节:多名高管反对进军日本(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4589718199.jpeg)
再者,日本用户的习惯、上网方式与中国不同。日文搜索中,影视搜索占主要部分。同时,日本无线手机上网十分普遍,包括雅虎日本、Google日本、MSN Japan、infoseekjp、Livedoor、Goo、AskJP、ExciteJP、Ceek、Fresheye、Nifty、Biglobe等,都有比较成熟的手机搜索网站。百度能否迅速适应日本市场的搜索习惯,是其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