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英才就从个性中来(7)



系列专题:《教育界第1畅销书: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不过,吴倩也因为最爱"武打"而被老师批评。那是一次政治课上,吴倩觉得老师讲得索然无味,就在下面偷偷看起了小说,她看得很入迷,以至于老师都走到她书桌前了,她还不知道。同桌拽了拽她的衣袖,她却转过去质问同桌:人家看得正起劲呢。

 第57节:★英才就从个性中来(7)
  老师自然很生气,当众批评了她,一个女孩子喜欢什么书不好,偏偏爱看武侠小说。老师说完,就没收了吴倩的小说。

  后来,老师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她爸爸。

  吴倩的爸爸很了解她,知道女儿在学习上不用费心,如果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是她不会的,她就不会看小说,要是老师讲的内容,她感觉自己会了,也就自然不想听课了。

  爸爸告诉吴倩,再上课时要给那位政治老师道歉,以后感觉到自己已经掌握了的课程,就复习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很多老师都不愿意看到学生上课看课外书,更不用说是武侠小说了。

  吴倩说,从那以后,她都是课外看武侠小说,不仅看金庸的,还有古龙等人的。她说自己还是喜欢小时候看的金庸的小说。到高三时,有时候感到学习压力大,还会拿出金庸的小说来读,觉得那是一种享受。

  吴倩的父母回忆起来,说当时只是想让吴倩多看看小说,有助于提高她的阅读能力,没有想到她喜欢上了"武打"。虽然吴倩对武侠小说很是着迷,但却并未"走火入魔"。吴倩从初二的时候,就开始悄悄写武侠小说,等到初三的时候,写了有三万字左右。她将自己的小说拿给爸爸看,爸爸惊奇地发现,吴倩的写作风格很独特,文笔也很成熟,没有想到爱看小说的吴倩,写作水平大有提高。吴倩笑着说自己要做一个真正的"武侠女",像金庸先生一样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

  十八岁最爱"武打"的吴倩,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我只是一个小顽童

  计算机课上,学校网络中心的苏老师发现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被盗,而且由他上课管理的学生电脑失去了控制。苏老师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学生所为。现在有不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很是熟练,而且他们精通编程,有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甚至超出了他的想象,比如我班的薛晓达就是一位。

  薛晓达外表清秀、帅气,热情又很风趣,和同学们的关系很融洽,像其他中学生一样,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心,这点更体现在他对计算机的热爱上。他在学校的论坛上起名叫"小顽童",并对国内的计算机发展大作评价。苏老师当时管理学校网站,对这个叫"小顽童"的档案特别留意了一下,他惊奇地发现,这个年仅十四岁的高一男孩对计算机的配备和发展前景有非常深刻的研究。苏老师多次在我面前大赞薛晓达的计算机潜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0353.html

更多阅读

第36节:为人处世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7)

系列专题:《小处造就伟业:细节决定成败》  习惯多做一点点  成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长时间无法胜任一项工作。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  成功与不成功只

第22节:成功人生从注重细节开始(22)

系列专题:《小处造就伟业:细节决定成败》  三个原本是一样境况的人,对一个问题的三种不同回答,反映出他们的三种不同人生目标。十年后还在砌墙的那位胸无大志,当上工程师的那位理想比较现实,成为老板的那位志存高远。最终不同的人生目

第16节:成功人生从注重细节开始(16)

系列专题:《小处造就伟业:细节决定成败》  就这样,从书中偶得的灵感,使西村金助的精神重新振奋起来,把心思又全都放到他的沙漏上。经过苦苦的思索,一个构思浮现在西村金助的脑海:做个限时3分钟的沙漏。在3分钟内,沙漏上的沙就会完全落到

第11节:欣赏,从交流的良性循环开始

系列专题:《开创生活新境界:欣赏的神奇力量》  欣赏,从交流的良性循环开始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局面:我们就某些利益发生争论时,彼此都觉得自己委屈,都在不断地向对方解释、澄清、证明,然而却是越谈越被动,

第57节:依靠团队才能“不可替代”(6)

系列专题:《基业长青企业员工秘笈: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第四节 别让你的“锋芒”刺伤自己  在聪明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懂得多,见识也广,以至于在很多时候总是表现出要比其他的人高人一等的

声明:《第57节:★英才就从个性中来(7)》为网友如诗如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