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实力的终结与深度危机:美国的极限》
历史上没有哪个民族曾经达到过这一高度。后来,扩张、富足和自由之间的相关性逐渐降低。为了评估接下来的滑坡,有必要回顾一下美国所获取的优势。
![第11节:实力与富足,富足与自由(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44752059710.jpeg)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近2/3的黄金储备,一半以上的制造能力。1947年,美国自己就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3,稳稳地处于外贸顺差地位。按照价值衡量,出口额几乎是进口额的两倍。美元已经取代英镑成为全球储备货币。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美国成了世界的资本经营者。当然,美国也是净债权国。在世界石油、钢铁、飞机、汽车和电子产品生产国中,美国稳居首位。"从经济上说,"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写道,"这是它最为得意的时刻。" 而且这仅仅是开始。军事上,美国拥有不容置疑的海上和空中优势,1949年8月又占据了绝对核垄断地位,之后拥有了长期且毫无争议的军事技术优势。美国的邻国都很弱小,不具威胁。它的对手都很遥远,战略影响力有限。 对普通美国家庭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大萧条年代。那些害怕战时繁荣会随战争烟消云散的想法,被证明毫无理由。相反,向和平过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景气。1948年,美国的人均收入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人均收入总和还高1/4。1939~1945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0%。战时经济扩张实际上降低了经济不平等。更多的收入与喷薄涌出的需求一起创造了庞大的国内市场,使美国的工厂忙个不停,创造了充足的就业机会。结果,战后一段时期成了美国中产阶级的黄金年代。 战后美国不是乌托邦,远远不是。即使处于慷慨的时代,很多人,首先是非裔美国人,也不知道自由和富足是什么。紧随美国海外扩张的是扩张的又一版本,它在国内展开。这个故事讲的是一部分美国人争取获得完全公民权并最终达到目的,于是随着时间推进,自由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多数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也是一部充满歧义的戏剧性传说。 谁应该享有公民特权?1776年流行的答案(白人男性世袭权所有者)从来就不让人满意。通过杰斐逊的笔端,《独立宣言》让这一狭隘的定义再也站不住脚。要求修改公民权概念的压力几乎马上就浮现了。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这个方面取得的进步虽然真实,但是断断续续。在战后经济景气年份,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水闸打开了,障碍消除了。自由的范围大幅拓宽。被边缘化为"二等公民"的美国人比例显著降低。 许多美国人怀念20世纪60年代,认为那是"自由10年"(Freedom Decade),这是有充分理由的。虽然现代民权运动的发端早于那个时间,但正是在那个时候,种族平等运动实现了巨大突破,1963年开始了"华盛顿行进"(March on Washington),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的演说。妇女和同性恋者也开始效仿。1966年成立的全国妇女组织标志着女权斗争再次兴起。1969年,纽约市的"石墙风暴"(Stonewall Uprising)掀起了同性恋者权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