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透析克隆幸福的DNA:幸福的方法》
前 言

--幸福是一门科学 2002年,我第一次在哈佛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当时有八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两人中途退课。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探索一个终极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自助并帮助他人--包括个人、社区以及社会--变得更幸福?我们共同尝试了许多方法,诸如分享个人经历、体验负面情绪和快乐,后来终于更清楚地了解到利用心理学获得幸福与充实生活的秘诀。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这门课程。因为我的老师兼引路人菲利普·斯通(Philip Stone),他是哈佛大学第一个积极心理学教授,建议我为该课程举办一个说明性的讲座。结果,那年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总数达到了380人。在年终课程评估上,超过20%的学生反馈说这门课程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已经有850名学生选课,这也让积极心理学成为哈佛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一百多年前的思想总是激励着我,在教学中坚持实用性,去发掘"学术研究发现的真实价值"。我向学生们提起真实价值时,并不是指金钱或是某方面的成果与名声,而是指我所认为的"至高财富",也就是所有目标的终点站--幸福。 这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讨论"美好生活"的课程。学生们除了阅读和学习研究报告之外,我还要求他们把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学会与恐惧相处,找寻自己的优势,设定短期以及长远的目标;我也鼓励他们去冒险尝试,在其中去发现自己最适合的舞台(这通常是在舒适和紧张之间的某个地带)。 作为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我在第一次上课时面对6个学生还可以应付;而到了第二年需要面对将近400名学生,这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年当学生数目已经达到850人时,上课让我感到更多的是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