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透析克隆幸福的DNA:幸福的方法》
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时候,解释为什么不幸福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已经不能用基本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来解释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解决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好像并不是幸福",而他们都开始在积极心理学中寻找答案。 为什么积极心理学能带来幸福? 积极心理学通常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的科学"①,1998年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心理学领域正式提出的。此前,对幸福的研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主要是由大众心理学(pop psychology)所占领。在众多的培训和书籍中,我们确实可以发现很多的乐趣并被深深地感染,但是它们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它们所保证的"幸福的五大步骤"、"成功的三大秘密"以及"四种找到完美爱人的方法"等等,通常是空头的承诺,以至于多年后人们对"自我激励运动"嗤之以鼻。 在学术方面,曾经有许多著作和研究极富实证性,但却无法应用于生活之中。在我看来,积极心理学就是连接象牙塔和日常生活的桥梁,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与精准性,同时也具备自助运动给人带来的愉悦和乐趣。当然,这些也正是本书的主旨。 大部分的自助运动都有"承诺多,效果少"的通病,原因是它们缺乏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与之相反,经过学术研究的成果,基于严格的考证与实践,具备更大的实证性。而且,研究者从来不随便保证。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所保证的一般都会实现。
![永远幸福的科学 第3节:前言 幸福是一门科学(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42963780665.jpeg)
正因为积极心理学是连接学术成果与日常生活的桥梁,积极心理学家所提供的方法无论是通过何种形式(书籍、讲座或是网络),有时候可能会类似那些自助学大师的想法,简单而且非常容易实施,但是这种简单性和可及性又与自助运动有着本质的不同。 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奥利弗·温德尔·福尔摩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说过:"无知,与复杂无关,对此我不屑一顾;简单,是对复杂的超越,对此我奋不顾身。"福尔摩斯所看重的简单,是经过探索和研究以及深思和测试而得到验证的本质性结果,而不是那些没有根据、凭空猜测的结论。积极心理学家深入探究现象本质及事实真相,从复杂回归简单,最终产生可行的想法,实用的理论,还有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福尔摩斯之前的千年里,达·芬奇就已经指出过"至繁归于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