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协调现在与未来(3)

 第15节:协调现在与未来(3)


系列专题:《透析克隆幸福的DNA:幸福的方法》

  在大四那年的春天,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但他很快发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让人充满了压力。他说服自己,现在小小的牺牲没关系,必须努力地工作,这样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会更快地晋升。像读大学时一样,他也会偶尔开心一下,因为加薪、奖金或升职。但这些满足感同样很快消退了。

  在多年的努力之后,公司邀请他成为合伙人。他依稀记得当初曾认为如果有一天可以成为合伙人的话,一定会非常幸福。但是,现在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

  蒂姆在大学里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是一个知名公司的合伙人,在高级住宅区里和爱人拥有一栋豪宅,他开着名牌跑车,银行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但是他并没有感受到幸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蒂姆被身边所有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们把他当作偶像,教育小孩时都会以蒂姆为榜样。但是蒂姆为可能和他拥有一样命运的孩子们感到悲哀,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难道告诉他们,在学校不用努力,不用上好大学,不需要找好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想成功就必须忍受痛苦呢?

  虽然蒂姆是如此闷闷不乐地忙碌奔波着,但是仍有很多每星期工作80小时的人们,他们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享受完全地投入工作之中。从来没有规定,成功一定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有很多为了学业、工作每天努力而勤奋的人,他们也过得十分开心。"忙碌奔波型"和这些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享受他们的工作,还坚守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

  为何有这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我们奖励;如果工作表现好,就会得到奖金。我们习惯性地去关注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我们从不会因为过程而受到奖励,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努力着的人--只看终点,而无视过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20143.html

更多阅读

第15节:大易与管理(6)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引进目标管理,掺入自已的经营理念,凭着高度的团队精神,培养弹性应变的合作能力。70年代,正是日本式管理扬眉吐气的大好环境,由此日本经济创造了佳绩,使得日本从第二次世

第12节:大易与管理(3)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管理者的第4课 ?  管理应该以人为本,才符合人性的需求。凡事按照神的意旨,求神问卜,那已经是神本位,不是大易管理的根本精神。既然以人为本,就应该重视人的德业。因为伦理道德,是人与禽兽

第15节:生活经历与观点自述(8)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问:我想问陈教授,您觉得金融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能不能给我们这些学习经济学的学生推荐几本您认为不错的经济学读物?  陈志武:金融学是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从经济学中分离

第15节:跨越平凡与非凡的分界线

系列专题:《实现人生梦想的秘密力量:心跳的人生》  3突破  Exceed  跨越平凡与非凡的分界线  激活你的基因!  激活沉睡着的90%的基因  到底应如何打开或关闭基因开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明

第15节:唯一能为未来做的准备(1)

系列专题:《黑幼龙:卡内基解压方程式》  唯一能为未来做的准备  “如果只是一天,不论多重的负担,人都能背负。”美国政治家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曾说:“如果只是一天,不论多难的工作,人都能努力完成;如果只是一天,任何人都能

声明:《第15节:协调现在与未来(3)》为网友寻鱼水之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