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协调现在与未来(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42832625450.jpeg)
系列专题:《透析克隆幸福的DNA:幸福的方法》
在大四那年的春天,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但他很快发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让人充满了压力。他说服自己,现在小小的牺牲没关系,必须努力地工作,这样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会更快地晋升。像读大学时一样,他也会偶尔开心一下,因为加薪、奖金或升职。但这些满足感同样很快消退了。 在多年的努力之后,公司邀请他成为合伙人。他依稀记得当初曾认为如果有一天可以成为合伙人的话,一定会非常幸福。但是,现在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 蒂姆在大学里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是一个知名公司的合伙人,在高级住宅区里和爱人拥有一栋豪宅,他开着名牌跑车,银行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但是他并没有感受到幸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蒂姆被身边所有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们把他当作偶像,教育小孩时都会以蒂姆为榜样。但是蒂姆为可能和他拥有一样命运的孩子们感到悲哀,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难道告诉他们,在学校不用努力,不用上好大学,不需要找好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想成功就必须忍受痛苦呢? 虽然蒂姆是如此闷闷不乐地忙碌奔波着,但是仍有很多每星期工作80小时的人们,他们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享受完全地投入工作之中。从来没有规定,成功一定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有很多为了学业、工作每天努力而勤奋的人,他们也过得十分开心。"忙碌奔波型"和这些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享受他们的工作,还坚守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 为何有这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我们奖励;如果工作表现好,就会得到奖金。我们习惯性地去关注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我们从不会因为过程而受到奖励,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努力着的人--只看终点,而无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