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透析克隆幸福的DNA:幸福的方法》
在一项名叫"美国梦的黑暗面"研究里,蒂姆·阿塞(Tim Kasser)和理查德·瑞恩(Richard Ryan)指出,如果在生命中只以追求财富为目的的话,带来的只有负面的后果。这些只追求财富的人通常也没办法充分地发挥他们真正的潜能。他们比其他人更有压力,更容易沮丧和焦虑。在身心合一方面,他们显得不健康,缺乏生命力。而在美国之外也得出一样的结论:"在新加坡商业学院的学生里,那些内心充满强烈的物质化价值观的人,其自我实现度、生命力和幸福感普遍较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焦虑和身体障碍。" 心理学家并不是说我们完全不应该追求物质和声望--这样是违背现实的。他们也不是说物质上的东西不重要,有足够的钱去提供食物、住所、教育和其他基本需要当然重要。但是,在基本需要之外,如果是以追求幸福为前提的话,财富和声望则不应该是追求的核心。

虽然财富常被认为是外来目标,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也可以是自发性的目标,但前提是它必须对我们的幸福有贡献。有些人赚大钱并不是真的要用到每一分钱,有时是因为它是努力的奖赏,也可能是因为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这些情况下,财富代表了个人成长的成果,而不再只是累积的数字。 在另一种情况下,财富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目标,即当它成为达成意义的手段时。比如说,有足够的钱时,我们可以做很多对自己有意义但没时间去做的事,或者我们可以用它去支持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确定自我和谐的目标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这并不容易。希尔顿(Sheldon)和琳达·豪斯-马克(Linda Houser-Marko)曾提到,选择自我和谐的目标是"很难的技巧,需要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因为社会影响和压力经常让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愿望并且对它负责。 反思: 你的自我和谐目标是什么?对于这些目标的追求,你有没有碰到任何外来或是内在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