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走出职场困境:八大策略变身职场达人》
对于特伦特来说,他珍惜朋友,希望在与朋友谈话的过程中能够全神贯注。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的结果恰恰事与愿违,朋友们在与他谈话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缺乏应有的空间,总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希望尽快离他远去。就这样,他在毫无意识的状态下,“吓跑”了所有的朋友。在这两个小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似乎都具有值得赞扬的动机,他们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需要。结果却极具讽刺色彩,事情往往与愿望相反,他们并不能高效地帮助别人,也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才能。

有时实干家们会忘记要在工作中保持平衡。这时,即使最善良、最美好的动机也会适得其反,在不知不觉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像本恩这样的职员,他对于任何请求总是无意识地全盘接受。到头来,不仅弄得自己忙碌不堪,降低了自己的工作效率,而且也贬低了自己在整个公司中的价值。在特伦特的故事中,他一味地将注意力放在某一位同事身上,而忽略其他同事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这不仅使他丧失了构建广泛、稳定的关系网的大好机会,而且也阻碍了他与关系甚好的同事之间的正常交往。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自我意识,所以这些情况都是在无意间发生的。自我意识的缺乏是实干家综合征的基本症结,它最终会导致实干家的工作陷入费时低效的泥沼,进而阻碍他们事业的发展。 那么,缺乏自我意识的症状都有哪些呢?以下列举三种症状: (1)自我欺骗。对于实干家来说,这种症状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越来越显著。这种情况在上述的两个小故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实干家在工作中常常会乐于帮助他人,但是过犹不及,过分地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帮助他人的事情上,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失去平衡,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以至于影响到同事的工作。更糟糕的是,当实干家们发觉因为自己的过分热心,使得工作进度受到影响的时候,他们还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坚信事情终会有所改观,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有时实干家们甚至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帮助他人的事情上。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实干家们的这种不合逻辑的想法往往就是影响项目进度的“元凶”。他们一直错误地认为,只要热心地帮助他人——甚至以牺牲自己的事业为代价——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