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金融战略全书:剑指华尔街-中国在行动》
紧接着,参议院2月10日通过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新科财长盖特纳宣布了银行救助案内容,然而,华尔街的投资者却不买账,在投资者对政府最新的银行抒困案担忧下,三大股指均下跌超过4%,道琼斯工业指数在总统就职日深跌381?99点,再次重返8000点以下。 投资人对政府的能力持严重怀疑态度,股指连创新低决不是乐观的征兆。 奥巴马新政自第一天起,便接收起前政府留下来的巨额债务的"烂摊子",如履薄冰。 在历史发展的每一次演变过程中,1929年"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9·11"事件等无数次重大事件的结局都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任何危机都必须有人结账买单,必须有人付出刻骨铭心的代价。 无能、低效的政府往往为千夫所指,凄惨地沦落为"替罪羊"。

格林斯潘注定成为一只替罪羊。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正在为金融危机付出代价,他的"替换"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不再是世界的债权国,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国库亏空,负债累累,天文数字的债务不可能一味地通过滥发联邦债券扩大财政赤字的办法来解决。 结果可能是,制造一个更大的资产泡沫来消化次贷危机产生的流动性紧缩现象。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可能导致金融体制瘫痪的最坏前景发出的预警。 美国政府只能面临这两种选择的一种,要么承受恶性通货膨胀,从而威胁美元的地位,要么忍受长期贷款利息的突然上涨,从而更加严厉地打击全球经济,包括实体经济。 美国早已介入他国金融市场 美国人对危机的第一意识,就是美国国家面临来自国外的战争和经济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战略反击,美国将会灭亡。 这样的危机意识充满极度的煽动性和驱动力,美国自上而下的各派力量,可以瞬间抛弃党派争论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形成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巨大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