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求职秘笈: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殷谦点评:面试前做几个深呼吸或者在心理上暗示自己不要紧张,会起到很不错的效果。至于表现随便的应聘者,既然面试结果对你来讲不可能无所谓,那么不如态度认真一些,而不至于让考官误解你是个不积极的人。 性格太内向或太外向 案例:某同学去面试,考官问什么她就回答什么,考官不问她就沉默。考官问她是否有问题时,她回答说没有。最后考官问她是否能适应出差?她说,回去和男朋友商量一下再决定吧。 还有个同学过于情绪化,当考官问他对加班的看法时,他就开始批判,好像政治家在台上演讲一样。考官最后只能无奈地说:“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口才,但是你应聘的这个职位需要缜密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能力,而不是意气用事。” 殷谦点评:太内向或者太外向对应聘者来讲都是不利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是要不得的,因为很少有需要偏激性格的工作。而没主见则反映了一个人的不独立,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缺乏或过于自信 案例:有的学生去面试的时候,因为过于自信,还没等考官开口,就对考官问这问那,因为面试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到最后成了他问考官。或者干脆信口开河,表现出任何工作自己都能胜任。与上面的情况相反,还有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缺乏自信,不敢正视考官的眼睛,这很容易让考官对其能力产生怀疑。 殷谦点评:过于自信和缺乏自信都是主观上可以解决的事情,要想面试成功,首先要给自己适当的自信。 人品考验不过关 案例:曾经有公司在求职者的必经之路上放一个纸团,谁把它捡起来谁就被录用。如今,这样的面试不会再重演了,因为几乎所有求职者都已经把这个故事背得滚瓜乱熟。一个人的品质问题往往关系到职业道德和对工作的责任感,虽然纸团那个题目过去了,但是用人单位会设计出新的考核办法,因为在用人单位的考核因素中,人品问题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了。
![第18节:我们面试为什么总遭拒?(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40266128046.jpeg)
殷谦点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永远是博弈的关系,与其费尽心思去猜人家的题目,不如好好加强修炼自身的人品,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人际合作能力差 案例:杜同学去面试,考官看他条件还不错,各方面都很符合单位用人要求,于是准备问他最后一个问题就让他周一来上班,那个问题是:你们寝室同学之间关系怎样?杜同学于是把同学之间的矛盾都说给考官,并且表示另外七个人没有一个值得交往。然后开始抱怨其他人的不好。考官不仅皱起了眉头,一个连和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同学都处不好关系的人,和同事之间能有合作吗?而且七个人和他都有矛盾,虽然不一定是这个人不好,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他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样的人,还是不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