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智大勇领导智慧:非常时期非常领导》
1.2 剧变警钟,唤醒智慧潜能 2008年这场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地震,迅速地扩展开来,导致了全球范围的经济海啸。如何应对?我建议大家看看《后天》、《水啸雾都》这两部灾难大片,它们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天灾人祸面前,力量往往形成于万众一心,而智慧总是产生于高瞻远瞩。 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我们的领导者怎样才能像《后天》里的山姆或《水啸雾都》里的莱纳德那样,成为具有非常智慧的人呢?这个问题已经摆在了全球政治领导人和企业领导者的面前。我们不妨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入手,研究一下,如何将这危机中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透视这场经济危机的五个视角 人们通常的思路是:看什么范围的问题,就用什么学科的视角。比方说,看病,就要从医学的视角;看戏,就用艺术的视角。那么看待这场经济危机呢?自然就用经济学的视角。 经济学的视角:最近经济学家火了,电视上、报纸上、杂志上、讲台上比比皆是,请经济学家分析经济危机,已经成为一种最吸引眼球的手段。经济学家怎么看,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讲到金融产品创新;从市场行为讲到政府干预。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三大流派:一大派坚持用无形的手,让市场自我修复;一大派坚持用有形的手,让政府大力调控;第三派聪明一点,则说两手都要用。但是,这些手段都用上了,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危机问题了吗?我们先不必下结论,且看看经济学家之外的视角是怎么看待经济危机的。 政治学的视角:经济危机源于大国霸权,美元是以邻为壑、强取豪夺的战略武器,美元霸权造成了金融危机。 哲学的视角: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危机的出现是自然规律。 心理学的视角:经济危机是由于人的贪婪本性引起的。人之初,性本贪,性相近,贪无厌。所以与其说经济危机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

神学的视角:我们都是有罪的,贪食、色欲、贪婪、暴怒、懒惰、自负及傲慢七宗罪合一,造成了这场危机,必然遭受神的惩罚。 怎么样?看得眼花缭乱?——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道理,都有解决问题的逻辑,到底哪个说得对?哪个会有效?这就是知识的困境:当我们视角少了的时候,可能一意孤行;当我们视角多了的时候,又会莫衷一是。 跳出危机看危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智者解决问题的第一法则是“跳出”。跳出经济看经济,跳出危机看危机。 所谓“跳出”,就是由系统之内站到系统之上,从全景的视角看局部,如果我们不是盲人摸象式的执著于单一的学科,而是把这个世界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那么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