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金融资本的内幕:揭秘高盛》
一、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在1929年的 "大萧条"中,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这一法案正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持续半个世纪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正是根据这一法案,JP摩根在1935年9月分家成商业银行JP摩根与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银行就开始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运动。 1998年4月,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美国总统克林顿、财政部长鲁宾的支持下,花旗银行主席约翰o里德与旅行者集团主席桑迪o韦尔宣布两家公司合并,这一价值700亿美元的合并是当时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并,并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花旗集团。主要从事保险业的旅行者集团与从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花旗银行的合并宣告《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事实上已经死亡。 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两院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月底,克林顿总统签署该法案。在美国金融界花了30年时间、3亿美元的游说费用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被正式废除了。 在克林顿与鲁宾正式同意支持废除该法案的几天之后,鲁宾辞去了财政部长职务,成为花旗集团的副主席。据美国媒体报道,花旗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前,旅行者集团主席桑迪o韦尔(Sandy Weill)曾事先告知鲁宾说:"我有很重要的消息要告诉你。"鲁宾开玩笑回答说:"你不会是要买下美国政府吧?" 二、开启"安然漏洞" 在2007~2008年席卷全球的石油价格暴涨和金融危机中,"安然漏洞"导致的美国对能源市场、商品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乏是其最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安然漏洞"是以前美国第七大公司、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已于2001年破产的安然公司命名,但实际上,开启这一漏洞的却是高盛。 《商品期货现代化法》与"安然漏洞" 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就是高盛。首先,"安然漏洞" 将金属与能源列为不受监管的豁免商品,而高盛的全资子公司杰润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之一;其次,根据"安然漏洞",电子交易平台上进行的交易不做监管。于是,不受监管的电子能源商品交易平台在美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规模最大、最成功的就是2000年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全球最大的经纪公司与能源交易商创建的"洲际商品交易所"(ICE)。 三、推动气候产品交易立法

如今,高盛在美国推动国会通过法律,以对二氧化碳排放实施强制性限额,并迫使美国公司进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交易。 高盛已经做好从方兴未艾的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中获利的准备,并在这一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高盛在全球已经投资20亿美元用于替代能源的开发(包括2008年投资1亿美元于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公司"中国皇明太阳能公司"),并在2006年收购了总部设立在英国的"气候产品交易所"的部分股权。 高盛历来在美国共和党、民主党两党中都左右逢源,当今总统奥巴马身边又不乏有着高盛血统的人士。在推动气候产品交易立法方面,高盛很可能将再次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