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金融资本的内幕:揭秘高盛》
因为断言中国股市、楼市泡沫严重并即将破裂,谢国忠被国内经济学家和媒体抨击为"试图唱衰中国"。 饱受围攻的谢国忠于2006年9月29日"因个人原因"突然从他服务9年之久的摩根士丹利辞职,成了独立经济学家。 梁红在2006年中国国内"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当选"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第四名,2007年又获得第五名。 四、保尔森: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国债符合中美双方利益
![7级大本营布局 第29节:第六章 布局中国(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31611496520.jpeg)
2007年,在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中国应该出售持有的部分美国国债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的舆论。 于是,前高盛CEO、美国财政部长亨利o保尔森不失时机地来到北京说,中国持有并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是中美双方利益所在。甚至美国媒体也认为,在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情况下,保尔森对中国的访问时机再合适不过了。 如今,中国已经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据美国财政部提供的官方数据,截至2008年12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1.95万亿美元,其中1.35亿美元购买了美元资产。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总金额高达7274亿美元。中国政府对这7000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已经骑虎难下。继续持有的话,中国1.9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将近40%投在美国国债,这比例也太高了点,何况美元自2002年以来已经贬值30%,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贬到头。如果中国抛售的话,必然导致美国国债价格下跌,首先受伤的是自己。其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对全球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以放弃自己的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出口大幅度下跌为代价而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 形象,中国岂能抛售美国国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从而再毁了自己"负责任的大国" 的国际形象?再次,美国不答应。如果中国政府抛售美国国债或者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在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的买家后,只能以更优惠的条件(即更高的利息率)吸引买家,这对已经负债近11万亿美元的美国政府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后,其他国家也不答应,因为抛售美国国债很可能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中国不已经是"负责任的大国"么? 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掏钱认购美国国债、让美国人消费,美国人并不领情。2009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列出了"对2008年金融危机应该负责的25个人" 名单,在进行自我反省的同时,也不忘埋怨中国政府--名单中名列第16位的是大手大脚消费的"美国消费者",名列第24位的就是中国政府,因为正是中国政府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美国人才能大手大脚地消费,而这正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