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徐小平帮你设计成功人生:仙人指路》
在我的咨询实践中,我要大家认识自己的方法是:以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一个中心",以你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为"两个基本点",从这里出发,寻找你一生正确的职业定位。瞧!我在这里,借用了邓小平同志的著名方法论。 而正确的职业定位--也即是说,基于自己对于生活的最根本追求(人生观、价值观),分析自己对自己所做事业的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到底追求什么职业目标--对于今日中国的读书人来说,读书人,我指中专到博士、从土鳖到海带这些职场生猛水产而言,则是他们人生稳固的根基,是他们生活滋润的水源,是他们实现自我的前提,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坐标。 职业定位和职业指导,对于今日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和平以及个人欢乐的重大战略问题。它和下岗职工、大学生就业、海归变海带等这些社会问题,假如不是同等重要的话,那就是比他们更加严峻。因为,假如后者是某种社会问题的后果的话,前者则是这些后果的原因。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教育系统内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备,才导致了很多本来方向感很好而且既有就业技能又有兴趣和激情的人,却在职业就业市场上找南撞北,处处碰壁,走投无路。 急剧变化的中国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已经并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运动产生晕眩。否则在雅典奥林匹克射击场上,那个美国射手就不会把最后一枪瞄准隔壁枪友的靶子,虽然射中十环但只能获得零分了。变化产生迷惘,无数的中国青年,在十年寒窗之后正准备享受苦练之后金牌的荣耀时,突然发现他们原先精心瞄准的那些神圣的人生目标,突然之间成了错误的靶子,成为失败的标志。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身处其中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青年,既拥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机会,又面临那么多进退两难的选择;既享受那么多经济繁荣的实惠,又遭受那么强心理失衡的痛苦。在这个中国社会正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最最需要的精神雨露之一,就是以职业市场(也就是人才市场)为导向的正确的职业规划、职业指导,以及我们手头这本书所精心策划的个人职业定位。 我想你现在已经知道:为什么从古希腊神庙的神谕,到新东方徐小平的呓语,再到《哈佛职业生涯设计》的作者,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即要你自己"认识你自己"了?我承认我的文字实际上是一些非常浅显落俗的实用性指导,我也承认我的咨询虽然应该但至今依然停留在一般性思辨的层面而没有进入科学分析的高度--但我保证我理解那些我咨询过并与他们一起痛苦过他们的痛苦,欢乐过他们的欢乐的无数学生们,我知道他们的无数人生失败和挫折其实往往源自于他们不知道自己那个在职场上的"自我"是谁?哪种职业更符合他或她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