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徐小平帮你设计成功人生:仙人指路》
TWO交流方法和处世心态 →1.0两个交流的方法问题 一、向演讲者提问 有一次我在广州新东方老师培训会上演讲,结束后接受老师提问。一个老师站起来提问,在他说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断他说:"我已经知道你要问的问题了,我来回答你,你请坐。" 但这个当时还在大学三年级读书、却优秀到可以在新东方教书的老师不肯坐下来,他说:"徐老师,我发现你有一个问题(缺点),你经常打断向你提问的同学的话,我觉得这样子不够礼貌……" 这是05年1月份发生的一件事,我至今不能忘怀。
![第56节:交流方法和处世心态(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30174325649.jpeg)
打断提问同学讲话的问题,有时候成了我的演讲时一种最出奇制胜搞笑的手段。一般同学不会觉得被我冒犯,我无非是表达了一种"迫不及待"想回答你问题的心态,而从来不会是制止你提问。几乎在百分之百的情况下,听众都会哄堂大笑,真诚地为我热烈鼓掌。 但广州新东方这个老师的批评,使我思考到如今。因为,我是以演讲吃饭的人,如果我的演讲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有"冒犯听众"的嫌疑的话,听众很快就会厌烦我,把我赶出讲台的。不过,我思考的结果却有一个重大发现,愿意和大家分享--这就是在演讲会上提问的艺术或方法。 在演讲会上向演讲者提问唯一的正确方法,是直截了当向演讲者提出你的问题。简单一句话,或者简单几句话,把你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达到引发演讲者阐述观点、调动听众积极关注的目的,而千万千万不要借机表达、阐述你自己的什么观点。 "提问",ask your question,说出你想从演讲者那里知道什么。 提问,而不是"阐述",不是表达你的观点,present your opinion。 表达观点非常重要,但在演讲会上千万不要这么做。这是演讲会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演讲会总有一个(或几个)大家为他而来的"演讲"嘉宾,嘉宾的观点和思想,是参与者最想听到的,而不是提问者。提问者的最高艺术,是问一个与主体相关的问题,问一个在座的参与者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深化、强化,甚至间离演讲者的观点。 假如你不同意演讲者的观点,你也不应该在演讲会上反驳他--这依然是演讲会的性质决定的。你可以通过提问,把演讲者问倒,逼迫他讲出更深的东西,或者露出破绽来。 比如,这样的问题我最喜欢--这是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时一个学生的提问: "徐老师,你的演讲总是讲就业、生存、挣钱,可是难道当代大学生不应该志存高远,追求理想吗?" 当时全体学生被这个提问者对我的刁难性问题引得很开心,哄堂大笑。可悲的我却因为音响系统的问题,并没有听清楚这个女生的问题,所以当时的回答并不精彩,至今引为遗憾。 这个问题,反映了这个同学的迷茫,反映了这个同学想通过我澄清的疑问,也反映了这个同学并不赞同我的观点的她的观点。(这是一个伟大的女生的提问。) 同时,这个问题也逼迫我必须把我的观点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全面,更加完整,以达到和在场上千学生老师交流、向大家传播我所认为的正确人生目标之目的。事实上,我至今还在思考这个问题,许多学生已经根深蒂固地拥有了自己的、和我不尽相同的人生价值观。我的演讲或文字,必须考虑到这些学生,更加有效地向这些朋友传递我的信息……而不是仅仅在台上高谈阔论,说几个橙色段子搞搞笑就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