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企业大学建设十部曲
中国的大学,在国际上地位如何?即便是清华和北大这样的领先者,放到国际舞台上,都是二流甚至是三流的角色,更何况我们成长中的企业大学呢?为何有会这样?其中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只有大楼,而无大师。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不也很悲哀吗?羡慕2000年前的春秋战国人,更羡慕民国时期,那是与大师同行的时代。很多企业的企业大学,或者叫学院都是如此,只有大楼,而无大师。
在顺德有家著名家电公司,就盖了很漂亮的大楼,但严重缺乏维护。大堂的地面是沉降的,据说被旁边新盖的大楼影响。教室的地面是几个月没有清洗过的肮脏,墙上还有数个,不知哪路神仙,留下的大黑脚印,巨大。再看教室的椅子,全是高靠背,不方便搬动的大班椅,非常不适合教学用。还没进门,就能闻到教室里的怪味,显然是许久都没有做清洁了。我就奇怪了,连培训教室的清洁,都做不好的公司,建设一个所谓的学院,有意义吗?这是建设企业大学的第一个误区,只有大楼,没有大师,更而缺乏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为建大学而建大学。这是典型的把大楼当成企业大学的。
还有的企业买来一些光盘,甚至买的是盗版的光盘,定期组织员工观看,或者在公司的网站播放一些课件,以为就是企业大学了。早几年,我给上海的迪比特上课,他们的会议转播系统,把我的课程转播到全国各地的分公司,我在面对一小群学员上课,还有30来个分公司的不知多少兄弟在听(我现场抗争过,后来还是从了,但事后很后悔,现场的没有学会,转播的更不知道效果如何。再后来听到消息说,这个公司已经倒闭了,真好!)。我以前在企业做内部讲师时,也非常热衷于给讲师录音录象,还在公司建立了资料库。但后来发现,除了我自己,2000人的公司里,没有人再听或再看那些资料。这是第二个误区,简单地来说,他们在培训的形式上搞错了,过分依赖资料,也就是教材。现在搞网络化教学的那些人,是不是要惊醒呢?你们提供了那么做资料,学员看了吗?会了吗?用了吗?这是典型的把资料当成企业大学的。
另外一个误区,就是给一个佛山的陶瓷企业上课时体会的。民营企业的学员,按道理来说,天生就知道为自己负责,努力学习,不断奋斗,在培训中,参与度应当很高。但这个企业是例外,听说他们每年培训费用几百万,给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轮番上各种培训。但效果如何呢?我在前面上课,他们在下面大多斜着眼看我,我感觉学员穿着防弹衣并带着盾牌,刀枪不入,看你姓郝的怎么办?郝老师,我好赖也是“全国著名”讲师呀,我的课程是非常优秀的呀,怎么被他们这样看呢?原来他们是典型的培训过度!更可怕的是只学不用,今天听张老师讲这个理论,明天听李老师讲那个理论,听多了连他们自己都糊涂了,不知道到底要按哪个理论来操作。学而不用是他们的特点,不过也不能怪他们,他们都是普通员工,不是政策的制定者,最多也就是个人学习,而不是组织学习。大多数学员表现出了明显的“抗药性”。他们在学习的对象上搞错了,认为学习是员工的事,和管理者无关。出了问题,总拿员工开刀,不从管理上,战略上找问题。如果讲师和学员本身,不能够感受到学习和分享的必要性和快乐性,那么企业大学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上,就已经失败了。这是典型的把培训当成企业大学的。
其实理论、工具、方法论不在于多,而在于适合性、统一性、执行性。从上到下,保持观念和行为的一致性,这样学员才不至于被培训弄得晕头转向,优秀的工具才会在企业的平台发挥实际效能。华为的任正非说过,IBM提供的咨询方案和流程方法,不管再怎么“水土不服”,也还是要“僵化、固化、优化”,落实了并学会了,再谈怎么超越。其实管理越好的公司,执行力越强的公司,培训的纪律也越好,后续的跟进也越到位,学员个人成长越快,企业的钱也越没白花。
以上是企业大学的三个典型误区。简单地来说,企业大学不是有网球场、游泳中心这些硬件,关键是要有“好为人师”的分享者,有孜孜不倦的学员。企业大学不是员工福利,更不是负担,是为员工职业生涯保驾护航的系统,是制造“企业传教士”的工厂。企业大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什么大楼、资料,更不仅仅是培训。
企业大学是让学员养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习惯,让讲师养成“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大乐事也!”的习惯。
企业大学是一种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