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利用环保构建竞争优势:从绿到金》
尽管现在非政府组织经常与企业进行合作,但很多组织仍非常活跃地发挥着监督作用。很多时候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在某一问题上合作,但在其他问题上仍然公开攻击企业。企业对此颇感沮丧,但这却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无论是放眼全球还是仅着眼于本地,不管是在幕后推动其议程还是在台前面对镜头,也不管是提供便利还是制造麻烦,非政府组织都是一股必须重视的力量。企业若不恰当地处理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其计划或战略遇到麻烦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政府和监管部门 辛辛那提能源公司(Cinergy)的首席执行官吉姆·罗杰斯曾说,他一直都很担心那些能够瞬时改变企业价值的新政策法规,他称之为"一笔勾销"的风险。环保法规领域总是在不停地变动。立法机构不停地更改美国联邦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第24节:第三章 谁推动了绿色浪潮?(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21871942692.jpeg)
法律,政府部门也时常发布新的法规。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立法机构中一些新的部门也开始发布监管要求。从地方城市规划委员会颁布的条例,到欧盟发布的指令,环保法律日趋复杂化、多层化。 纵向改变--本地压力 美国的地方政府与州政府都在着手弥补他们所发现的环境管理方面的缺陷。美国约30个州都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其中大多还包括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强制要求公用事业机构所生产的能源中非化石燃料的比例要达到25%。加利福尼亚州采用了极为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到2016年,要将车辆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减少30%。这项命令将使轿车市场和卡车市场形成新的局面。掌握油电混合动力等"清洁动力汽车"技术的汽车厂家,将会兴旺发展。而其他厂家将遭受市场份额减少、利润降低的痛苦。 市长在行动 2005年年初,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共识《京都议定书》开始生效。这份议定书得到了160个国家的批准,而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拒绝签署。为填补这一空白,在西雅图市市长格雷格·尼科尔斯(Greg Nickels)领导下,美国市长会议(U?S?Conference of Mayors)一致同意采取他们自己的《气候保护协议》(Climate Protection Agreement)。有350多个美国大小城市、不同政治派别的市长分别承诺遵守《京都议定书》的目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即便是各个城市也都开始参与进来,展开行动。全球各地的市长们正在采取措施,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废弃物,控制无规划的扩展行为。 "纵向"改变--国际压力 在纵轴的另一端,新的国际法规必将改变竞争激烈的商场的格局。在全球都在关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对车辆的燃油效率作出了严苛要求,较美国的标准每加仑高出了5英里。猜猜哪个超级大国的汽车厂商对满足这些新兴市场的标准最缺乏准备。 近年来,欧盟发布了一系列严格的指令。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些新的法律将极大提高环境质量,但还有一些人则认为新法律将毁灭整个产业。 基本上这两方面的影响都会有,其中3个指令的影响尤其巨大: 1?限制使用有害物质指令(RoHS,读音同"rose") 2?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 3?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指令(REACH) 虽然前两个指令主要针对电子业的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问题,但它们是各项法律行将纷纷出台的重要信号。今天指令所针对的是计算机和移动电话制造商,而明天将有更多的行业面临这种被严苛监管的局面。而且,不要认为这些法规仅影响欧洲企业,任何为欧盟市场制造产品的企业都必须遵守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