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利用环保构建竞争优势:从绿到金》
然而,这项成功却是暂时的。新象公司无法承诺足够让供应商改变流程的采购量。这时,领导团队想到了一个奇妙的解决方案--与他们的竞争对手分享他们的想法。穆拉开始四处游说,告诉其他的PVC管材购买者,铅对工人以及居住在秘鲁供应商工厂附近的孩子会产生危害。他请求这些竞争者和他一起向供应商承诺足够购买量,以使他们转用钙锌技术。这个方法竟然奏效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言出必行"的例子呢? 采用"阿波罗13号"原则--没有"失败"这个选项 "休斯敦,我们这里出问题了。" 1970年4月,"阿波罗13号"的探月任务几乎已经让人感觉稀松平常了,因为那时人类已经有过两次月球漫步了。然而这一次,氧气罐在距离地球20万英里的地方爆炸了,航天员杰克·斯维格特(Jack Swigert)用无线电发回了这句简单却令人难忘的消息。这给美国宇航局的航天指挥吉恩·克兰兹(Gene Kranz)留下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帮助斯维格特、任务指挥官吉姆·洛弗尔(Jim Lovell)和航天员弗雷德·海斯(Fred Haise)在4天内,通过两人登月舱安全返回,这时舱内的二氧化碳过滤器已经不堪重负。 如果你看过汤姆·汉克斯演的电影,你肯定会记得克兰兹对他的工程师团队下的命令。他要他们找到一个办法,用航天员手中仅有的设备来过滤空气,否则他们在返回之前就将性命不保。克兰兹说:"没有失败这个选项。"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了经典名言。最后这句话真的奏效了。工程师们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创新,使三名航天员在全世界焦虑的注视中成功返航。 在商界,情况通常都不会如此严峻,然而在环保方面做得最好的企业往往也抱着不能失败的心态。与吉恩·克兰兹一样,潮流驾驭者为自己的组织和员工设定艰巨的、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在达到目标之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0世纪90年代初,当美国新的《排放毒性化学品目录》把杜邦列为美国甚至是全世界头号污染企业之后,杜邦开始努力朝环保方向发展。为了不在这个糟糕的领域排名第一,查德·霍利迪的前任埃德·伍拉德向业务部门传达了清晰的"减少有毒废弃物"的信息。伍拉德是认真的,他为全公司设定了"零污染"的目标,下属业务部门很快就发现了他有多么认真。 得克萨斯州维多利亚的大工厂成了一个测试个案。维多利亚厂从1951年开始,专门制造尼龙中间体。这种中间体是制造Stainmaster地毯、莱卡高弹纤维,以及从行李箱到安全带、连裤袜等各种产品的原料。然而,它的制造过程却相当肮脏。1990年,维多利亚厂制造了3 500万磅有毒废弃物,如苯、硫酸等毒物,大部分都存放在深井里。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第54节:第六章 环保优势意识(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21684344202.jpeg)
作为冗长价值链的中间产品,尼龙中间体只有微薄的利润,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处理这些废弃物的成本看起来会相当高,远非微薄的利润所能承担。当相关高管向伍拉德汇报说大幅削减有毒废弃物的成本会达到5亿美元时,伍拉德简单地回答:"算错了。"于是他们回去重新修改计划,又回来说差不多是2亿美元。伍拉德还是说:"算错了。" 最后,改变维多利亚厂的成本净现值接近于零。通过改变生产流程,工程师们找到了从源头上削减有毒物质的方法。他们与当地合作,在工厂周围建设湿地,使水得到自然净化,而且他们出售了一部分原来被当做废弃物的副产品。到2002年,尽管产量提高了,维多利亚厂排放的有毒物质却不到1 000万磅,降低了7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