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听力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突显,加之吉林省高考恢复了听力30分制度,这加速了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千方百计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但仅用一台录音机,机械地用听力材料反复训练,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如何合理、有效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一直是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听”位于四会之首,是其它三种能力的基础,是促进交流、获取外界信息的前提和条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点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分析影响听力水平提高的原因。 语音、语调对听力的影响。发音语调不准确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首先,对音标的学习不过关,许多音标的读音特别相近,非常容易读混,掌握口腔器官发音部位特别重要。其次,对语调的认识不足,语调的不同代表着说话人的不同态度、情绪和含义,例如升调和降调就表达了说话人对一件事情的否定与肯定。
![如何提高雅思听力水平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51535087319.jpeg)
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词汇量太少,势必造成听力材料中生词变多,极大影响了听力,学生不精通语法知识,就会造成学生对所听句子结构的不理解,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文化差异对听力的影响。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中国学生用自己的文化去分析英文材料,势必造成误解。对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宗教礼仪、礼会交际等不熟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听力水平。 心理因素对学生听力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听力是一个综合学生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等各种能力的考查项目,许多学生在听力开始前就紧张、焦虑、没有信心,这势必影响学生听力。 二、根据对影响听力的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如下改进措施。 创造课堂语言环境,实现教师的全英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全英授课,实现师生的全英文交流,教师保证语言运用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同时,不断纠正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存在的语音、语调、语法、句子、词汇等方面的缺陷。这样反复的语言输入输出,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培养学生扩大词汇量。通过阅读记忆单词,在语篇中理解单词的含义,这不仅使记忆的单词更加有意义,而且锻炼学生在听力时的理解力。 通过讲解单词,扩充单词的同类词,扩大词汇量。充分运用联想记忆法,使更多的老词新词呈现在学生脑海中。有了词汇量才能更好地听懂文章。 加强对英美文化的了解。缺少了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就缺少了在听力时对背景知识、礼仪常识、风俗习惯等的理解,严重阻碍了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篇课文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在听力练习中也要见缝插针,有的放矢地介绍文化常识。教师要多读书,丰富了自己才能丰富学生。 传授听力技巧,加强听力训练。在听力训练的各时间段中训练学生,听前预估,听中猜测,听后推断。在听力内容上训练学生捕捉主题,弄清细节,辨识标志。 在听力训练方式中,采用听做活动、听录活动、听画活动、听接活动、听复活动、视听结合活动。增加学习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学生听力效果,促进有效教学。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提高考前的自信心,保持持续的头脑清醒,反应速度。在听力播放前,尽可能多地浏览各个听力试题,从有限的信息中捕捉线索,猜测所要听的内容。 充分利用题与题之间的短暂的时间看下一道题的题干和选项,此时,学生的大脑思维不能停留在上一道听力题上。 在听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数字等个别单词或句子未听清的地方,可在卷旁用拼音写出大致读音,以便在听力结束后再返回思考、推理、判断,切莫钻“牛角尖”,要抓住主要内容。 掌握国际音标基本读音规则。平时多听一些英美人士的讲话录音,熟悉他们的语音、语调、语速,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介绍英美发音上的不同。 听力播放期间,学生必须脑、耳、手并用。边听,边看题,边判断,边记录。做到听力与思维记忆相结合,捕捉信息与选择答案相结合。 听力结束后,不要马上做下边的试题,而应趁热打铁,对听力题的题干和选项进行综合、归纳、判断,根据上下文通达情理、美英习惯、习惯用法、语法结构进行有效的积极思维,纠正听力中出现的误判。 以充分的综合训练,赢得理想效果。教师尝试订阅英文《二十一世纪报》,和学生一起阅读研讨;开设英美原版电影欣赏课;课前听唱英文歌曲,这些训练项目真实,贴近生活,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学生会在欣赏、娱乐中大幅度提高听力水平。 “听”位于四会之首,听必须与说、读、写有机结合。在注意以说促听,听说结合的同时,还应重视以读带听、听读结合。朗读与阅读是听读结合中的两个方面,对文字材料的跟读、听读同步有助于增强语感,识别语流,强化听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加大了单词的重现频率,有助于在听力中对单词的识别速度。另外,加快阅读速度有助于听力思维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对于听力,只要教师有信心,能坚持采取多样方式加以训练,学生听力水平会有大幅度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