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衣服的售价定为399元,虽然比起整数的400元只少1元,但是销售数量却会多出好几倍。巧妙运用数字传递给消费者的感受,会让顾客有买到便宜货的愉快感受,让您赚钱赚得更容易。看到掉在地上的1角硬币,消费者可能不会去捡,但是如果是购物找零的1角硬币,店家想要省事而不付给消费者,多数的消费顾客可能都不肯善罢甘休,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权益。这就是人类巧妙有趣的消费心理!因此,聪明的店家在做商品定价时,都会巧妙地运用数字的魔力,让消费者有着强烈的“便宜”感觉,诱发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商店在推出特价商品时,会选择将售价的尾数定为“9”,而不是整数,原因就在于数字里的奇数“1、3、5、7、9”,会给人在心理感受上有一种“少”的感觉。举例来说,一套衣服的售价定为399元,虽然比起整数的400元,只少了区区的1元,但是399元的销售数量却会比400元要多出好几倍,窍门就在这里。千万不要认为采取奇零尾数的定价方式,还要准备1元硬币的零钱去找零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消费者可是一点也不会这么认为,贪小便宜的消费心理总是存在每位消费者的心中。除了“9”这个数字会给中国人有一种便宜、还不到整数的感觉外,“8”这个数字,其谐音为“发”,“168”就可以念为“一路发”,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吉祥讨喜的数字,因此有时候在定价或命名时,也可以用“168”这个数字。
![数字营销销售效果 “数字”魔力诱销售](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120178883087.jpeg)
数字的魔力除了运用在定价上,也可以用在折数上。举例来说,每逢周年庆或特殊节日,商店服务业的业者大多会应景推出促销活动。在父亲节的时候,推出8.8折活动,比起7折或8折,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还有,只要不是整数,店家只要在POP上写着斗大的“特价”两个字,后面加上的数字若是非整数,也会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认为售价是便宜的。举例来说,标示着“特价159元”,也许只是比起正常售价便宜1元,但是消费者也会认为商品便宜了许多。可是,不是所有的定价,都一定要用上述的方法。数字的运用,重点在于“感觉”,而不是一定要“降价”。举例来说,在商品集中陈列的销售区,写上“均一价39元”,因为“39”是非整数,加上数字又小,消费者会认定这是平价、低价、特价商品的销售区。可是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搞不好部分商品在其他卖场的标准售价只要35元,在这里反倒要卖得更贵,让店家赚得更多。 没错,聪明的经营者看到这里,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如果一件商品的进货成本是33元,店家设定的标准毛利率是40%,则标准的贩售价格是55元,究竟标售的价格应该是55元?还是49元会比较好卖?——正确的答案是,卖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