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为何有涨价的冲动



     现在要想在一个城市生存下来,不仅仅要面对衣食住行的问题,而且更发愁的是,还得应付时不时涨价的麻烦。

  比如租住一个房子,说的好好的,一个月四千,这还没过两月,房东就跑过来说,得涨点。这还一头雾水呢,那房东就开始陈述理由了:现在房价涨了……于是郁闷地去逛超市,本想通过购物散散心,然后就看到肉价也涨了,菜价也涨了……总归似乎有张涨价的网,把我们包裹在其中,难以挣脱。

  这是通胀的时代吗?其实也算不上。经济学中对通胀有非常严格的定义,即只有当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才能称得上通胀。如果一般物价水平有涨有跌,就不能称其为通胀。因为涉及到一般物价水平,比如媒体上和统计局经常说的CPI之类,本质上是所有我们消费的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看似一些物品价格上涨,但由于另一些物品价格下跌,那么平均意义上,一般物价水平就不一定上涨。

  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实有一类部门的物品价格是基本上都一直上涨的,那就是自然垄断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这两者往往重叠)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

  比如水电气、公园和景观票价、车船机票等等,最近连出租车价也据说要上涨了。然后你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当这些部门价格需要涨的时候,通常都会拿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说事。比如油价上涨,是因为国际市场油价上涨了;出租车价格上涨,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租车就很贵,如此等等。但假如你举出一个反例,或者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了,这些部门就会选择集体沉默,再也不提价格的事情。所以,通常要涨价的时候,一些专家也变得活跃起来,因为要帮助这些部门千方百计论证涨价的合理性;各种价格听证会也开始忙碌起来,因为要赋予涨价以合法性。只要专家论证了,听证会开过了,涨价就变得既合理,又合法。而老百姓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自己?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为何有涨价的冲动
  把这些喜欢涨价的部门归下类,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属于我们国家的公共部门;二是属于自然垄断部门。这是巧合吗?当然不是。如果说这些部门涨价完全没道理,也有点武断了。由于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自然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单位是属于最后改革的领域,因此,当其他部门的产品和服务价格逐渐开始市场定价的时候,公共部门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就显得相对很低。而要素价格(包括原材料、人工等等)随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就给公共部门带来了成本压力,这个压力会促使公共部门不得不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

  这属于改革进程中的合理涨价部分。也就是说,我们得承认,公共部门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确偏低了,需要上涨,不然亏损太严重,需要大量的财政补贴,还得老百姓缴税来支付。与其这种间接负担公共部门的亏损,还不如通过使用者付费的方式直接承担来得更有效率。

  问题在于,当公共部门开了涨价的口子,就很难收住了。因为监管部门也好,老百姓也罢,都不清楚公共部门的成本费用究竟上涨了多少。反正每年算下来,这些部门总是说自己是亏损的,而且亏损还挺严重的。即便不亏损,也会说自己在某些项目上投入太大,需要通过涨价来弥补。对公共部门来说,有两个不需要通过生产经营就可以获利的渠道,一是通过和政府谈判,获得财政补贴和各种优惠,当然公共部门的人会说,我们也每年上缴利税了!其实明眼人找相关公司的数据计算下就能发现,这一进一出也相差不离,甚至从财政上得到的好处可能更多。二是通过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来提高其边际利润率。这两项活动其实都只需要通过和政府谈判来解决,无需经过生产过程。可以设想下,假如有个途径是可以不需要通过生产来解决的,企业为何要费老劲去搞好生产?当然得在谈判上下更大的功夫才行。于是,通过精心设计报酬制度、巧妙提供财务信息,一个需要财政补贴且勤勤恳恳的公共部门就展示在人们面前。

  比如大家都说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工资低,但实际福利呢?这个就只能片面观察且无法证实了。反正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家都喜欢去公共部门就是。假如劳动市场的价格机制是有效的,那么是不是说明公共部门的实际收入水平要远大于名义收入水平呢?

  公共部门之所以有涨价的冲动,并且往往能实现持续的涨价策略,皆因为这些部门的透明度不够高,使得真实的成本费用信息无法公开。以这个不可观察到信息为基础,公共部门获得了信息租金,这就是和监管部门谈判的筹码。而公共部门的产品和价格上涨的后果被公众承担,公众总体上承担较多,但就每个个体来说承担的较少,这就使得每个公共服务的消费者缺乏动力去较真。即便想较真,也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手段去实施这一求真过程。于是作为消费者,只有认命的份。

  假定监管部门愿意为了公众利益服务,由于公众的这种无奈,监管部门就很难接受到消费者的呼声,或者即便接收到了,也赶不上公共部门的呼声来得大,因为这些部门总能请到很多知名专家来帮其呼吁。更何况监管部门还有可能和公共部门坐一条凳子。于是,在分享信息租金的盛宴中,我们都被涨价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877.html

更多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区别

     今天在群里看到网友讨论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大家说了很多,但还是没有谈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四个区别:  一、观念的区别  人事管理认为员工是企业的负担,采取的强势、强制的管理,你员工愿意干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问题 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问题 浅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通常大公司都具有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架构,从部门设置到规章制度,细致而完善,但这在中小企业管理上很难能够充分的落到实处。笔者对于大 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妄加菲薄,但笔者长期担任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想就中小企业的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揭秘麦当劳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如今麦当劳可谓是遍地开花,几乎开到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当我们进入麦当劳店的时候总能感觉到店员的亲切笑容,但是他们的笑容有的时候也不能得到顾客的肯定,比如近日在上海一名麦当劳顾客就捅死一名店员,原因是这名麦当劳店员说顾客

声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为何有涨价的冲动》为网友自带煞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