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可悲的结论。然而,它却已经成为现实。
对于中国大学的感受,几乎所有的国人都是矛盾的。
过去:上不了大学,意味着没有像样的地位,尤其是进入官方、获得权利和经济基础;
曾经:上不了大学,意味着没有较好的职业,可以进入合资企业,获得生存发展的条件;
现在:上得了大学,照样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别说仕途,连活命都没有保障!
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出问题的地方多着去:
1,我们现在的教育有目标吗?有,那就是考试高分,然后上大学、毕业。教育的目标=教育本身。
2,我们现在是什么人从事教育?是几代脱离生产、科研、文化等实际的人在那里闭门造车,形而上学。
3,我们教育的考评者是谁?是没有生产、社会背景出身的教育行政长官在为国家“负责”的担当重任。
4,我们教育的特殊功能:缓解就业压力、释放和压抑年轻人精力,化解社会矛盾,等,教育本身成了社会管理的手段,而不是制造人才的园地。
几年来,自己招用着各色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海龟生,然而,大多令人失望,迷茫哦,天之侨子在哪里?一致以来,我和许多朋友都无法摆脱的更大迷茫是: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孩子?
现实的教育,压抑个性,压抑探究科学的兴趣和才华的横溢,以职业、金钱为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早就一代人之轿子、国之栋梁,相反却豢养着整体性的民族惰性和价值观的迷失,不说可能与否产生世界级的科学、学术大师,就是生孩子、做饭也很难培养代出做得熟饭的简单人。
于是乎,近年以来涌现了不上大学的热潮。
或直接工作,或到美国、英国上大学。15亿中国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出人头地的跋涉!
不上国内大学的确是核算的,不读书可以工作,可以减轻父母负担,很是实际。
到美国上大学,需要一笔可观的金钱,这是许多家长犯难的。但无论如何,与其在国内干熬,还真不如倾其所有让孩子出国一打拼,彻底摆脱为考试为目的的不幸的教育,说不定真能混出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