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癌症的第三个分类是能力欠缺。这里的能力主要是指狭义的企业能力,不包括资本的概念(见《什么是企业全景式管理(四)--能力》)。通常我们谈到狭义的企业能力总是通过职能来进行划分,主要包括营销能力,运营能力,财务能力以及研发能力。我们所要说的能力欠缺也是围绕这四个企业能力的欠缺而展开的。

1、缺乏营销能力很多技术出身,或者管理出身的企业负责人不屑于企业营销能力的建设。总认为技术领先或者通过内部激励等管理手段可以克服企业营销能力匮乏的弱点。不过很可惜的是,这样的企业是失败概率最高的。甚至很多企业有很好的创意,但都没有能形成规模的企业。关键的一点是,营销能力是企业在初期阶段最倚重的能力。很少有在营销能力方面非常差却可以成功的企业。不过,在中国企业界,很多企业的营销能力都很强,特别差的却不多。有一个坏典型是南汽集团,一直都是温腾水的搞自己的一套,即使有着号称“欧洲小车之王”的合作商菲亚特;即使是收购了英国罗孚的生产线,也没有看到南汽相对有规划的市场宣传和品牌营销。其失败也是早可以预见的。2、缺乏运营能力很多人会误会管理和运营能力。这两个概念的确有些近似。简单的讲企业管理是界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而企业的运营能力是协调资源和技术的关系。当我们谈到麦当劳调整了客户服务的流程时,一般讲的是运营能力。而谈到麦当劳对员工的培训以适应流程,定好每个店的额定员工数,安排每个员工的职位和职责等是属于管理的范畴。一个企业缺乏运营能力的最大隐患是企业的运营成本会相对较高。这对处于激烈竞争行业的企业而言,基本上是无药可救的。要避免由于缺乏运营能力带来的影响,企业就必须保持高客户体验价值,或者通过垄断来维持高销售价格。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始终在蓝海里遨游,也可以避开成本过高的影响。3、缺乏财务能力缺乏财务能力主要有两个影响:一个是会产生融资的困难。现代企业很少是完全的自有资金运作,需要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获得安全,稳定的外部资金支持。有一些企业以没有贷款为荣,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如果你不能创造比银行贷款利率更高的产业回报,你的企业不过也是在破产边缘游走而已。第二个缺乏财务能力的影响是不能有效评估战略的进展。财务系统实际上除了融资功能以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家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错误或者模糊的财务数据会误导企业家的判断。我就碰到这样一家企业,企业老总对于每年年底财务部提供的onmouseover=displayAd(1);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1);>绩效数据颇有怨言,因为财务部无法厘清整个企业一个年度真实的财务进出数据。不知道,有没有谁会认为这样的企业还有发展前途。4、缺乏研发能力研发能力是中国企业普遍缺乏的,也是大家经常讨论的。但是缺乏研发能力可能是中国企业最容易忽视的。因为,行业内企业普遍缺乏研发的能力,甚至我们当前研发能力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也为数不多。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逼迫企业在研发上下功夫,也没有给予企业研发产出的充分空间。也许是因为国家发展太快,企业挣钱太容易的缘故。不过,缺乏研发能力会限制企业在一个行业内的地位。任何一个行业的领导者一定来自于行业内研发能力强大的几家之一。简单谈了一下能力欠缺的四个方面。不过相对于战略简化,管理内耗或者文化背离,能力欠缺有自己的独特补救办法-外包。外包是能力欠缺企业迅速弥补的有效解决办法。我们也可以看到例如房地产开发商把房屋销售外包给销售公司,国际大企业外包生产到中国,还有企业寻求研究,设计的外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