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创建,理论的建设,论断的形成,第一要素是观点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就先后提出“中国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拿国家核心利益作交易”、“鞋子论”等理论元素,从哲学的层面,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抽象出新思想的历史高度,即习近平新思想。其是毛主席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延续,理论发展、学说创新,观点继承,论断连接,之间一脉相通,又各有时代特色上的新表述。习近平新思想的创建,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原理性所决定,是人民首创历史的先决条件所决定,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因素和社会科学发展环节所决定。 马克思主义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遵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结合国情的基本特征不断创建新的思想体系,用于指导我们的新实践。这才是马克思主义质的规定性,即本质属性。
![中国道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51467842714.jpeg)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是一种历史的终结,而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上,以历史的逻辑、哲学的高度、国情的实际特征创建新思想体系,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这也是其的时代内涵和历史属性。关键意义在于凝聚历史得失,产生思想力量,形成时代指南。?无论就马克思主义说,还是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说,时代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思想的发展,思想发展是社会创新的主要要素。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定义,一种思想体系的定义,一种意识形态的历史范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方法,一种理论体系的方法论,一种观察全球历史命运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结论,一种为资本主义历史终结的结论,一种建立起共产主义理论体系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逻辑,是历史辩证逻辑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由此形成自然的共同体、经济的结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三大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本质特征,一种质的规定性的本质特征,一种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决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由四个根本之“最”构成,即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最崇高的理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宝贵的理论品格。这些至关重要的价值,溶铸为社会的共识,形成为中国的元素。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的终结,其认为:“由于马克思的历史观终结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所以,现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不再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要从事实中发现联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46页)事实中发现联系是一个涵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话题,更是一个从科学发展的历史高度创建马克思主义新原理的理论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的性质,即其的特色性,那就是从传承原理的角度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一个发展意义上的硬道理,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趋向性,就是从世界解放何以可能到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一种转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国情和国情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凝聚历史得失,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高度上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使每一个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和时代与祖国共同进步的机会。 一切梦想,百年一脉,积聚着一个时代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正能量。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的过程,事件的环节,注定是每一个人的命运的注解和每一个时代历史的阐释。恩格斯对此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