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负增长 “负增长”困境下的中国葡萄酒



  近10年来,连续增长的中国葡萄酒业在200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6月11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在全国葡萄酒(果酒)行业年会上所做的报告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葡萄酒行业实现了工业总产值45.74亿元,总产量19.76万千升,产值同比下降1.45%,葡萄酒产量下降4.76%,利润下降11%,是近10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

  

 中国人口负增长 “负增长”困境下的中国葡萄酒
  当然,下滑的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全球葡萄酒消费市场也都呈现了疲软的态势。数据显示,法国2008年消费的葡萄酒比2007年减少大约10%,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香槟等酒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打击。今年一季度,法国葡萄酒出口量更是下降15%左右。2008年,美国葡萄酒销售额降至300亿美元,较2007年的304亿美元略有下降。

  

  渐入佳境,进口酒“太幸福”

  

  国际葡萄酒及烈酒报告公司(IWSR)的研究报告曾指出,2005年,中国成功跻身全球十大葡萄酒消费国,在2004年—2005年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增长了13.06%,达到了42.32万千升(约为5.6426亿瓶)。2005年—2010年,葡萄酒的消费量将持续增长35.44%左右。

  

  作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中国葡萄酒市场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外厂商,更是续写了中国葡萄酒业10年高速发展的历史。国内众多品牌之间展开了你来我往的促销战、渠道战、买店战,还有口水战。而对于国外品牌的大举入侵,国内葡萄酒企业的群体性反应——乐观远远大于悲观。中国葡萄酒企业一直标榜,国内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进口葡萄酒当中,除了拉菲、卡斯特等少数几个品牌外,为消费者普遍熟悉的品牌并不多。

  

  不过,另外一个事实是,进口葡萄酒对国内市场的开发才刚刚渐入佳境。无论是表达方式、沟通内容还是产品类别、定价策略等,国外厂商想尽办法试图挤进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迎合中国的消费者们。

  

  代理300多种进口葡萄酒的美国名特公司北京代表处表示,近年来,北京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其市场销售量增长每年都维持在30%至45%。

  

  参加第15届国际葡萄酒及烈性酒博览会的法国CASTEL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诙谐地表示:“如果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都能像中国市场一样,那么我们就太幸福了。”

  

  高速发展,背后多少隐忧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资料显示,中国葡萄酒业在200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之前几年,我国葡萄酒行业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葡萄酒产量持续增加的同时,质量稳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国有葡萄酒企业约600家。截至2008年底,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为167家。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认为,在我国各类饮料酒中,葡萄酒行业起步较晚,华 夏 酒 报中国酒业风向标真正得到发展也就是近10年,但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

  

  然而,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王祖明表示,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影响了葡萄酒行业的良性发展;葡萄酒产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局部过热现象;产品同质化、结构不合理;行业自律薄弱,行业规范工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等,都是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葡萄酒企业,尤其是张裕、长城、王朝这些领军企业,应该回头梳理“零散的中国葡萄酒文化”。近几年,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增长,要延续这种增长势头,就必须保证本土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稳定表现。

  

  “只有弘扬本土葡萄酒文化才能使本土葡萄酒保持竞争力,使中国葡萄酒行业确保持续发展的后劲。”河北昌黎诗百轩庄园葡萄酒创建人、董事长薛辉认为,随着进口葡萄酒的持续增长,势必影响到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而进口葡萄酒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文化优势。

  

  “在中国,高端酒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因为人们对于健康更加关注。酒精浓度低、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品味的葡萄酒显然是一个极好的选择。”中粮酒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旭也认为,文化的塑造应该是中国葡萄酒企业下功夫补上的功课。

  

  内忧外患,国产酒何去何从

  

  2008年元旦、春节酒水市场的旺销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众多葡萄酒生产企业的理性判断,其自觉或不自觉地得出了“金融危机对葡萄酒市场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的结论。

  

  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葡萄酒利润下降11%,与此对应的是,我国一季度葡萄酒进口量的变化——进口2升以下包装葡萄酒1.69万千升,同比增长26.2%,进口2升以上包装葡萄酒1.22万千升,同比下降了58.8%。进口量为我国葡萄酒产量的15%。进口葡萄酒厂商抢滩步伐明显加快。“这种状况,特别是进口趋势,必须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马勇指出。

  

  “去年中国本土葡萄酒的产量只有大约70万千升,预计到2013年,国内将有高达200万千升的消费需求量,近百万千升的需求缺口已形成吸纳进口葡萄酒的市场‘真空’。” 广东省酒类专卖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思旭判断,未来5年,中国葡萄酒进口消费将日趋高涨。

  

  国产葡萄酒又该何去何从?

  

  据悉,王朝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开始与上海申马酿酒有限公司(“皇轩”葡萄酒系其旗下产品)进行接洽,此举在于巩固王朝在华东市场的地位。曾经无比辉煌的王朝酒业公司在张裕和长城的夹击之下,市场份额缩水不少。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对葡萄酒业造成显性影响的大环境下,“加速快跑”成了王朝的不二选择。

  

  “企业还是应该从眼前做起,打好基础,抓好实实在在的内部管理,把战略定得踏实一点,扎扎实实地去执行。”云南红酒业集团董事长武克钢的理念,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7630.html

更多阅读

当今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应对 当今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应对自4月10日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以来,两个月时间中国周边的很多问题开始由隐性质变到显性,出现了集中的爆发期: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日本右翼势力的购岛(钓鱼岛)事件、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事件,无一不是触及

新经济常态 新经济常态下的新机会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降到了7.3%,这不仅是中国近几个季度经济增长比较低的一个数字,也是近5年半经济增长最低的数字,所以,大家还是比较担心的。   这主要源于过去这些年中国经济增长得太快了。全球任何一个经济体,

经济低迷 低迷经济下的增长突围

     研究与讨论本轮并购热潮,必须放在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来看:一边是全球经济低迷造成消费市场萎缩,企业的市场估值普遍下降;另一方面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央行普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货币的获取相对成本降低

零售渠道变革 白酒困境下的渠道变革

     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白酒泡沫经济”现象已经凸显,白酒增长开始趋缓。一方面以名优白酒为主的众多品牌其价格逐步回落,经销商利润开始下降;另一方面,在国家严格酒驾整顿、限制“三公经费”的政策下对消费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同

声明:《中国人口负增长 “负增长”困境下的中国葡萄酒》为网友空气人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