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咸新区渭北旱塬地区,成片的葡萄园被四周整齐的绿化带圈成一个个大方格,不远处,矗立起一座中世纪的城堡,这就是即将建成的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这个酒庄,将创造三项亚洲第一:亚洲第一大酒窖葡萄酒庄、亚洲第一家葡萄酒SPA会所、亚洲第一家温泉葡萄酒庄。 不难想象,这个占地1078亩的项目,在一年之后将会呈现何等的壮观场景。 “随着我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葡萄酒销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酒类消费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高,可谓是‘塔尖消费’”,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总经理助理阮仕成认为,高端消费的放量增长无疑是酒庄酒涌现的最大诱因。 5月25日开幕的第二届西安国际葡萄酒节暨欧亚葡萄酒博览会,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这一天,来自欧洲的进口葡萄酒庄与中国西部地区50余家进口葡萄酒代理、销售企业在此共品美酒、共话合作,打造出了西部地区以进口葡萄酒文化与贸易为主题的饕餮盛宴。 红酒逆市热销 伴随着气温的攀升,今年的酒市提前进入传统销售淡季。在今年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行情持续走低,且进入传统销售淡季的状况下,各品牌葡萄酒却逆市而上,在白酒退市留出的“地盘”上攻城略地,掀起一轮促销热潮。 在西安市内各大超市,只要消费者驻足在葡萄酒专柜,就会有促销员上前热情地介绍该品牌相关产地、口感等。“在陕西,很多人把葡萄酒统称为红酒,这两个月,我们的红酒销量很好。当然,很多市民还是看好进口红酒,觉得不论包装还是档次都比国内红酒要有品位,所以一般送礼都以进口红酒为主。”在沃尔玛超市,促销员小唐这样告诉记者。 陕西众多葡萄酒企业和经销商也纷纷表示,“销售无压力”。他们不仅乐此不疲地召开大大小小的品鉴会,甚至还谋划着在繁华地段增加销售门店。 记者从西安海关了解到,今年一季度陕西省葡萄酒进口量快速增长,达到21.4万升,相当于42万多瓶葡萄酒,总值2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倍。西安国际港务区白马酒城常务副总经理孙浩宏表示,西安市民的酒类消费,从原来最初的高端酒向大众消费水平倾斜,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旺,“几十元、一百元左右的葡萄酒最受欢迎。” 在大众消费需求的带动下,今年一季度进口自美国、澳大利亚、拉美等国家的中低端葡萄酒占据主流地位,大都以2升装以下的小包装鲜酿葡萄酒为主。 近年,随着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西部地区以其适宜的自然条件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国外葡萄酒企业抢占试水。 5月25日,在第二届西安国际葡萄酒节现场,许多西安市民聚集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参展商展台前,不断对葡萄酒产地、口感等进行询问,火热的场面让法国的葡萄酒商玛丽耶十分欣喜。她说,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葡萄酒消费已相对饱和,而西部地区在进口葡萄酒消费市场潜力及民众认知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日益明显。 目前,已有厦门优传、柏翠酒业等20余家知名葡萄酒贸易商进驻国际港务区,使陕西和西安人民可以享受到来自20多个国家、上千个品种的各类葡萄酒。仅厦门优传和柏翠酒业去年就销售葡萄酒20万瓶,西安国际港务区已逐渐成为西部进口葡萄酒的展示交易中心。 陕酒如何浴火重生 国际葡萄酒商纷纷抢滩西部市场,陕西葡萄酒发展却缓慢前行,如何振兴本土葡萄酒品牌,也成为陕西各大葡萄酒企业和经销商迫在眉睫的问题。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现有葡萄酒生产企业十余家,形成了以丹凤、凯维、李华等为龙头的品牌企业,在产能、技术、设备等方面趋于成熟。不过,陕西酒企开发的产品品质多集中于中下游,在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价格上都难以发力。 “本土葡萄酒要回归主流,应加快转型,练好内功,凸显地域优势。”陕西旅游饭店原管理公司运营总监赵一悌显得忧心忡忡。据赵一悌介绍,陕西旅游饭店是西安第一批进驻葡萄酒的企业。他告诉记者,陕西葡萄酒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全国红酒市场,可是,近年来在西安各大超市及酒庄已很难找到诸如丹凤等传统葡萄酒的身影。 丹凤酒有着百年历史,原先也算是与长城、张裕齐名的全国知名品牌,经过一段沉寂,在2007年公司改制后重新回归市场。然而,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丹凤酒逐渐退出了西安的主流阵地。 而凯维干红葡萄酒、李华霞多丽干白葡萄酒等“陕酒新军”,更是因为品牌建立时间短,缺乏消费忠诚度,面临着不被消费者熟知的尴尬境地。据了解,除了西安各大超市外,街头许多酒庄也很少有陕西自产的红酒。如何建立品牌优势,走近消费者,已成为陕酒急需解决的问题。 陕西丹凤酒厂则表示,传统红葡萄酒酿造工艺比干红要复杂,成本自然要高些,再加上渠道费用增高,就将性价比高的葡萄酒品牌拒之商超门外,并导致销售量下降。目前,丹凤酒年产量大概有4000吨左右。 “其实丹凤酒厂完全可以按照自有的模式去操作,只是其目前缺少人才去开展大规模的开发。不过,红酒市场要想培育好,前期必须进行大量的投入,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目前中国红酒消费是生产销量的几十倍,说明我们本土红酒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赵一悌指出。 西安地理位置独特,既是东部酒商进军西部、也是西部企业向东扩展的重要“战场”。有关人士认为,红酒如要在西安进一步打开市场,应从红酒文化和历史的角度进行广泛宣传,培养人们对红酒的喜爱。 相对国内其他一线大品牌,陕西本土葡萄酒产值销量还有很大差距。陕西葡萄酒如何才能重拾回百年品牌的信心?西北杨凌农业学院葡萄酒教授李华认为,陕西企业应发挥其优势,发展酿酒葡萄基地,改善葡萄酒品质,开发更多适合大众的口味。 “醉美”陕西诉求 除了内忧外患的市场瓶颈,针对陕西红酒的发展优势,众多本土葡萄酒商开始发力,欲以丰富的产品品种与强势葡萄酒品牌一争高低。 陕西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渭北旱塬地区就是唐朝皇家葡萄园林的所在地。然而,认定其为中国酿酒葡萄最佳产区之一的,是我国第一个留法归国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李华。 在李华看来,渭北旱塬属黄土高原丘陵地带,黄绵土质、土层深厚、有机物和矿物质含量高;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和芳香物质、多酚物质的转化,这使得果实质量和葡萄酒品质都很高,是中国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区。
![陕西葡萄酒 陕西葡萄酒发力 欲回主流阵地](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513823644503.jpeg)
这正是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落户西咸新区渭北旱塬地带的首要原因。 “该项目占地1078亩,今年6月年产3000吨的高档葡萄酒生产线将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其灌装生产线每小时可达6000瓶。”阮仕成告诉记者,该项目之所以是亚洲第一大酒窖葡萄酒庄,是因为其酒窖面积达15800平方米,可容纳15000个储酒橡木桶,仅买空桶就超亿元。 “作为西咸新区都市农业的重点项目,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不只是种葡萄和酿葡萄酒。”咸阳市渭城区科技局局长、渭城区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援建办主任郭宽平介绍说,该项目包括酿酒葡萄种植园、鲜食葡萄采摘园、葡萄酒灌装生产区、地下大酒窖、葡萄酒文化博物馆、会议餐饮等部分,将建成一个集优质葡萄种植示范、高端葡萄酒生产销售、葡萄酒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闲“四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葡萄酒酒庄。 为此,陕西的葡萄酒梦想,如同一颗颗种子,在各地迅速生根发芽。 今年年初,春秋葡萄酒庄园项目在泾河新城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98亿元,占地总面积2485亩,将建设优质酿酒葡萄科技加工与高端珍稀树种培植研发基地等两个中心产业板块,预计年产葡萄酒20万瓶。 而《户县秦岭北麓葡萄生态旅游景观带规划》中提到,将建设户太葡萄酒庄科技园,规划涉及草堂镇上滩村、下滩村、平堰下村,规划面积1400亩,以西安市葡萄研究所为中心建成,以葡萄酒及葡萄冰酒的酿造加工为主,将建设一个集“苗木种植、技术培训、人文体验、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观光园。 近日,杨凌又传来好消息,杨凌“葡萄酒欢乐小镇”项目规划大纲初稿审议会已在杨凌举行,预计年内投入建设。该项目占地2237亩,以葡萄酒文化体验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中国葡萄酒品牌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