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在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时谈到了无线阅读市场。当时我给出了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人类在无线阅读的时代将会读更多的书,而不是更少的书;科技会让我们与有价值的文字(包括图书、也包括报纸和杂志)更加如影相随,而不是渐行渐远。
当然,未来的“图书”、“报纸”和“杂志”的概念将会被重新定义—人们在阅读它们的时候将不再需要杀死树木,它们的存在将走向无纸化。过去我们打开一张报纸的时候两只胳膊需要做出一个很夸张的从中间向两边展开的动作(不小心还有可能伤及旁边那位无辜或者把咖啡杯碰倒洒自己一身),未来我们只需要拇指轻轻一点动作轻微到无法察觉。
如果用一种玩笑的语境来阐释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我认为有三大因素将成就无线阅读市场:第一,人不靠谱—约好了时间不守时让别人干等;第二,路不靠谱—堵车赌得一塌糊涂(当然这也经常是那些不靠谱不守时的人最方便的借口);第三,飞机不靠谱—经常晚点,并且去哪都不是一眨眼就能飞到。
这三个因素加起来,无线阅读市场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再加上地铁、火车、医院候诊室、银行营业厅这些经常会出现大量闲置时间的地方,这个市场的想象空间相当巨大。
我认为,占领这个市场的核心不是硬件,而是版权。谁能获得最多的独家版权和其他版权方的授权,谁就为王。
虽然在美国亚马逊靠Kindle这个数字阅读终端定义和孕育了这个市场,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亚马逊在2007年11月推出Kindle的时候就已经有了9万种图书、10种杂志和14种报纸可供下载。截至到2009年6月,可供Kindle用户下载的数字内容已经增长到30万种图书、29种杂志和38种报纸。
相比之下,我去一家最近卖“电纸书”卖得风生水起的国内厂商的网站,在那里我只看到了他们新推出的几款硬件终端,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能够在上面跑的内容。经过在线销售人员的帮助总算找到他们出售数字图书的另外一个网址,可那里的图书乏善可陈,加起来也就几千种,而且其中畅销书很少。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一向对中国正版版权的商业前景有着一种宗教般的信仰。因此,我有下面这个判断并不奇怪—我认为,无论是阅读终端厂商还是无线阅读内容的销售平台,没有大量正版畅销书内容作支撑,这个游戏是玩不下去的。
也因此,我认为无线阅读是一个需要砸大钱才能干大事的市场,aihuau.com而不是一个靠小大小闹自我滚动就可以充分占领的市场。所谓砸大钱,往少了说,一两年内投资5亿人民币是条底线。这还是假设主要的出版社都愿意本着做大产业链的共识和大局观尝试以收入分账为主的商业模式,避免重蹈音乐公司墨守成规、短视地只认保底以及于几乎自毁前程的覆辙。
在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目前大概有200亿人民币左右,但其中190亿以上都进了运营商和SP的腰包,真正和音乐公司有关的收入不到5亿。
相比之下,在数字阅读市场,运营商之外的独立第三方公司会有更多的机会主导这个市场,成为中国数字阅读市场上的亚马逊。
当当、卓越按说最有机会,但他们现在好像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市场的潜力—并且更重要的—都还没有能力或者决心真的一咬牙砸下5个亿(除非某天亚马逊对中国足够重视了有可能给卓越更大的支持力度)。
领先的文学网站也有很大机会,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跨媒体运营自有版权作品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其他传统出版商的信任,得到代理它们版权作品无线销售的权利。
传统的大出版社理论上也有机会,只是他们同样需要解决平台独立性和潜在利益冲突的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要面临旧体制的改制问题(数字阅读这件事在陈旧的国有文化体制下是没有成功可能的)。
硬件厂商有机会,但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在骨子里只相信硬件,对版权和内容没有感觉,往往也不够重视。
在中国,除非真的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愿意高举高打砸大钱复制Kindle的商业模式,否则未来的无线阅读将很有可能主要发生在手机上,而不是类似Kindle这样的阅读终端上。(不过,如果手机真的成为无线阅读这个市场的主导载体,对整个行业来说其实是个坏消息,因为手机的试配问题将严重损害行业的规模化效应,导致行业参与者的商业回报在用户没有明显获益的情况下无谓降低—除非未来全世界只剩下三个手机品牌。)
也因此,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家底殷实的运营商们。他们完全有条件独立进入数字阅读市场,甚至绑定诺基亚这样的手机厂商推出更加适合无线阅读的大屏手机。不过,由于三大运营商相互竞争,互不买账,因此他们虽然拥有足够多的资金,但是却缺乏称霸无线阅读市场最重要的一个要素—相对独立的身份。
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最终在无线阅读市场胜出应该是一家具有独立身份和地位的第三方公司。这个机会正在向很多人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