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如是说》第十一章 三人行,必有吾师(冯仑:学习万科好榜



——王石论企业家

我体会冯仑调侃语言后面隐藏着的社会责任和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

刘元生突然出名也是最近的事情,因为把他形容成中国的股神巴菲特。

我曾同刘永行、刘永好先生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当年坚持做饲料生意,中国的饲料大王应该是我啊。”

冯仑:学习万科好榜样

|www.aihuau.com|

 《王石如是说》第十一章 三人行,必有吾师(冯仑:学习万科好榜
有人说,中国地产界有三个堪称“黄埔军校”的企业:万科、凯德置地、万通。前两者生产CEO,而后者生产房地产老板。“万通六君子”的故事被很多人视为传奇,就在于他们都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大事业。其领头羊,当然就是冯仑。

冯仑是王石的好朋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的那句“学习万科好榜样”被媒体广为引用。并且在行业的聚会上,见到王石的同时就有可能见到冯仑,反之也一样。即使是出去考察,二人也经常结伴同行,如2002年去西点军校,2008年去台湾考察,他们甚至还一起参加了“玄奘之路”的活动。

王石说,他和冯仑还有河南建业的胡葆森,是地产界的“三剑客”,王石说这话的时候,表情里没有任何谦虚的意思。

冯仑声称自小就有向榜样学习的习惯,当年还在海南的时候,听说深圳有几个年轻人搞房地产搞得不错,于是带着手下的几个人一起去万科学习。1993年,冯仑带着当时刚刚发展起来的万通集团以及潘石屹、易小迪等一干房地产的新生力量专程来到深圳拜访王石,取经座谈。

王石回忆道: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冯仑到万科来,说深圳有一帮年轻人做得非常漂亮。(搞)股份制上市,他们非常的欣赏,因此慕名而来,进行交流、学习。我记得很清楚,约的是一个小时的时间,他讲了一些客气话就开始介绍万通,讲他们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一个小时过后他还在不断地讲着。于是我说是不是让我讲两句,他说好,你来讲。于是我们就这样子认识了。我认为冯仑有几个特点,一个是他的中国文化底蕴是比较深的;再一个是他有自省能力。比如说万通有一个反省日,反省过去一年所做错的事。我记得当时我讲了三个问题,他的大意就是说万通现在发展得很好要不失时机地在全国更好地发展。我记得当时第一条我就说,因为他说他赚了钱很开心,但是不为钱。我说你一定要把产权建立清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说现在企业的规模不大,一旦赚了很多钱,就要分家、打架了,到那个时候会很麻烦。第二,我说好企业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快的发展是很好的,当然我讲的是万科的教训之谈,我们也曾经盲目地发展(过)。第三,我说你要确定万通在干什么,我们万科现在只做房地产和住宅。如果万通想要做住宅,那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那次座谈,王石给冯仑等人提出了三点意见,其中之一就是产权一定要界定清楚,要按现代企业要求进行规范化经营。

当时我的观点并没有被他们认可,谈话还起了不小的争执。三年后,冯仑打电话给我,说那次回去后他们十分重视我的观点,经过讨论,他们不再盲目发展,确定以房地产为主业。但(产权问题)仍按他们自己的意见处理,结果产权一直没界定清楚,已经对公司的经营形成制约,成为现在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在万科水贝总部见面的一个小时,我们谈话不是很投机,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万科经营企业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教训对万通会有帮助。再者,我体会到冯仑调侃语言后面隐藏着的社会责任和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我期待着再次见到冯仑。

且听冯仑描述此后发生的事情:“第一次见过之后,我们的联系并不多。直到1996年的时候,公司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合伙人离开了,公司的业务也遇到很大的危机和调整。这时,有一次我给他(王石)打电话……我说要跟他聊聊,于是就约他到京城俱乐部吃饭,在那里聊了很长时间。由于这时遇到了问题,才回想起他当年讲的有些是对的,所以我们聊得特别投机。”

一晃三年过去,(对)他(冯仑)在慢慢地了解。所以说,冯仑先生非常有自省能力,所以我们就成为了朋友。

这次见面,冯仑主要是想解决分家的问题。王石在自传《道路与梦想》中详细记录了当时两人见面的情形。

冯仑说道:“上次在深圳见面之后,回去开了个高层会,接受了你‘选择一个行业,专业化’的建议,万通也把房地产作为主业发展。第二,你说的做企业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图快,我们也认可,毕竟万科早走了7年。第三,我们在北京的两个地产项目都很成功,赢利有一个多亿吧。钱多了,兄弟就要分家,王石有什么分家的经验?”

王石一听乐了:“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时候净资产只有1300万,哪有如此巨额资产分配的经验?”冯仑又向王石咨询了一些项目,王石这次还是表示不赞同。事实证明王石的结论是正确的。王石一本正经地告诉冯仑:

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听我的意见吗?因为是免费的,所以不珍惜。以后再咨询类似的问题,我得先收100万,一个月之后才回答,当然会有一本厚厚的分析图表做依据,告诉你,那个项目太大了,市场前景也不明朗,得放弃了,这样你就会重视了。

冯仑听了之后嘿嘿直笑。

2003年年初,冯仑写了一篇名为《学习万科好榜样》的文章,写得很动情,着实肯定了万科的很多东西。对此,王石说道:

他(冯仑)不仅仅是对房地产的企业有清醒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和对别人的认识,应该说他说得比较准,不是虚情假意(的),而是认真研究之后写的。反过来讲,他既然能够把我的优点看得很准,我相信万科的缺点他也看得非常的准。他既然能研究万科(的优点)到这么准确,我也希望他能研究一下万科的缺点。问题在于,中国的企业家很少发现自己的缺点,但是万科不会,这是万科的特点。实际上他在说,学习其他的公司的优点的时候,就是在反省。而且(冯仑)提出了企业的原罪,就是中国企业(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做法上都会有一些见不得光的地方,而他们本身不但能正视这个问题,而且提出了反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提(高)到了宗教的程度,显然万通和万科一样,也走了很多的弯路,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恰恰因为这一点,才能够走到现在,显然和反省能力有关系。任何企业想做成功并不容易,但是往往成功之后(容易)被假象所迷惑,不能正视自己,这一点恰恰显示了缺点。中国的企业既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应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使中国的企业健康发展,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7397.html

更多阅读

读《论语别裁》有感之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谈到孔子作学问时,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学习他好的方面,对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实这里,“

三人行一人免单 三人行,必有一师与必损一人的辩证法

摘要: 三人同行,必损一人,这是定势,是哲学思想推绎的必然,但是如果三人行中的每个人自觉地把个体放在整体之内,在行为和思想上遵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包容大度……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的涵义是

声明:《《王石如是说》第十一章 三人行,必有吾师(冯仑:学习万科好榜》为网友花花男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