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龄多少开始走下坡路 苹果都走下坡路, 小米还能走多远?



     在最近一篇红遍整个网络的文章中,雷军深度剖析总结了小米成功的6大因素:1.电商;2.社交媒体;3.把手机当电脑做;4.群众运动;5.粉丝经济;6.硅谷式创业。但雷军说: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小米成功的核心:高性价比

  成功需要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吗?

  真正的高手从来都是手起刀落、一招致命。

  当然,上面分析总结的那些都对。但跳出小米看小米,其成功核心就四个字:高性价比。与其说小米是“发烧友”手机,不如说是“一群想买苹果的人,舍不得花那个钱,然后小米以发烧友的噱头出场说,我这个性能和苹果差不多,但价格减半”。

  这才是小米真正的撒手锏——2000元左右,应该说在市面上你很难找到同等性价比的手机。

  当然,你不能说你性价比高啊,那样会让买的人很没面子,所以雷军打的是“发烧友”概念,既满足了消费者购买的虚荣心,又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手机的技术品质。

  至于所谓的饥渴营销及粉丝的高参与度,都只是营销手段而已。在互联网时代,对粉丝的高度重视是雷军的同行都在做的一件事,只不过没雷军那么会营销而已——魅族的老板还天天在论坛里和粉丝互动呢!

  手机三国,小米还能走多远?

  调查公司ID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末,三星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22.5%上升至29%;而苹果从23%小幅下降至21.8%,华为则从3.5%上升至4.9%,首次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三星超越苹果,在于其高中低的全产品线布局,以不同的系列产品满足不同的细分市场。三星是智能手机的跟随者,却是最大的赢家。

  小米模仿的是苹果,但苹果尚且在与三星的对垒中败下阵来,小米的生存空间又有多大?

  大象和大象之间的对决,不管谁输谁赢,最遭殃的不是大象,而是蚂蚁。凉茶领域中加多宝与王老吉对决,王老吉略输一成,加多宝惨胜,但最惨的还是和其正、老翁、潘高寿等其他凉茶品牌。

  三星和苹果决斗,苹果丢失了第一宝座,但真正受灾的是其他品牌。老大和老二在争争吵吵中消灭了其他品牌,这就是品牌世界的“二元法则”,看看两乐就知道了。

  同时,以华为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来势迅猛。华为的竞争力是什么?是技术?那只是基础。

  个人认为:华为对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以及海外其他通信运营商的影响力,才是其最大的竞争力。

  市场上有“品牌商-消费者-渠道商”的消费者驱动模式,也有“品牌商—渠道商—消费者”的渠道驱动模式。在这个结构性社会,消费者仅仅是整个消费流通链的最后一环,能否买到手机,取决于渠道,这里有手机的经销商、代理商,也有运营商。无疑,华为是挟大运营商以号令天下。

  虽然大家对华为重金打造的P6褒贬不一,但这仅仅是华为的一个战略性产品而已。华为走向消费者的雄心,才是其最大的战略。未来,华为手机和小米手机,运营商选谁?

  丧失结构效益的小米,未来之路必将越走越窄

  结构效应VS运营效应,哪个更具选择优势?

  条件决定答案。

  对于小企业而言,手上资源有限,尤其在一个与大象为伍的竞争时代,你能做的就是聚焦资源,集中精力埋头苦干,做好运营。这时候,运营效应决定了生存。

  当企业已经在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从经营效益,向结构效益转变。

  结构效益是什么?

  往小了说是布局新业务,往大了说是战略布局,实现持续经营。

  叶茂中策划机构,听过的人肯定不少,但其一个案例一年也就400万元的服务费。同样是智业公司,和君咨询的一个咨询案能收取2000万元的服务费,即使是北大纵横、正略钧策、南方略等咨询公司也望尘莫及。

  它是怎么做到的?

  一般智业公司都是出卖智力,改善、提升企业的运营,叶茂中等营销策划机构就是通过“广告+明星+央视”的模式来帮助企业创建品牌。没有2000万元的广告预算,基本不用找叶茂中先生。

  而和君咨询那个收取2000万元咨询费的案例就不是传统的经营改善,而是帮助企业从结构上要收益——跨国并购。而并购企业的收益远远不止付出的那2000万元咨询费。这一切都得益于和君的“咨询+资本+商学”的领先模式。

  再讲讲联想。很多业内人士说柳传志是一个商人,但在我看来,柳传志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当然,一个企业家首先得是一个商人)。也许我们仅仅知道联想和ThinkPad这两个品牌,其实,联想集团远比你想的要大,其最大的成就不在电脑、服务器、手机等领域,而在其结构性战略布局。

  早在1997年,联想电脑获中国市场份额第一。2000年,联想电脑获亚太地区(不含日本)市场份额首位,保持至今。2001年开始多元化,联想控股成立,这是一个战略性结构布局,打造的是一个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产品,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承载、孵化出更多的产品和品牌。

  目前联想控股业务布局包括核心资产运营、资产管理、“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三大板块。其中,核心资产运营是联想控股实现中期战略目标的支柱业务,包括IT、房地产、消费与现代服务、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五大行业,并已成功打造出联想集团(HK0992)、神州数码(HK0861)、君联资本(原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和融科智地等多个行业内领先的企业,培养出多位领军人物和大批优秀人才。

  对于小米而言,如果仅仅是几款手机,那么未来必定越走越窄。虽然从品牌定位的角度而言,小米在消费者心中有一个固定的认知,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经营以及长期高速增长的问题。小米已经走出了生存期,但守住一个产品能否保证其长期发展?况且,手机产品更新速度快,如何跟得上时代的变化,不被洗牌?

  之前没人敢想象诺基亚这样的公司也会没落。也许,这正是这个时代的魅力: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皇帝轮流做。

 房龄多少开始走下坡路 苹果都走下坡路, 小米还能走多远?
  作为一个企业家,你该如何考虑运营效益和结构效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670.html

更多阅读

儿童医院测骨龄 医院检查骨龄多少钱

听萌萌说她带女儿到妇幼测骨龄,可以知道孩子能长多高,还很准,检查费不超过200元。我动心了,打算抽空也带小C去测测,想知道她能长多高。8月底小C要到儿童医院头部复诊,我和C爸还有奶奶都去了。我灵光一闪,不如顺便测一下骨龄。于是咨询了一

地球赤道一周到底有多远? 地球赤道半径是多少

一直说要算算自己这么跑,坚持了3年,有没有绕地球一圈?今天终于有时间验证一下。条件1:公司<----->家,单程距离36km,往返72km条件2:一年365天,工作日251天条件3:地球赤道周长40075.24km让我们来算算吧,一年下来72*251=18072km,三年就是54216

苹果在走下坡路 苹果都走下坡路,小米还能走多远?

     在最近一篇红遍整个网络的文章中,雷军深度剖析总结了小米成功的6大因素:1.电商;2.社交媒体;3.把手机当电脑做;4.群众运动;5.粉丝经济;6.硅谷式创业。但雷军说: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小米成功的

苹果在走下坡路 苹果都走下坡路,小米还能走多远

昨天一篇名为《深度内幕:跟产品经理雷军聊小米半年100亿的真相》的文章红遍整个网络体系,从各大财经媒体、门户网络、微薄、乃至微信,无处不在。这样的文章之所以会红,归结于以下几点:1、对成功企业的深度揭秘;2、企业家雷军的个人魅力;第

声明:《房龄多少开始走下坡路 苹果都走下坡路, 小米还能走多远?》为网友那一片橙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