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9日,一年一度的青岛消费电子博览会现场最大的展台依然被“东道主”海尔集团占据。在海尔集团展台的一个角落中,摆放着其上个月刚刚控股的新西兰家电企业Fisher & Paykel(斐雪派克)的一台对开门冰箱。
这是海尔集团第一次在国内市场展示斐雪派克高端品牌的冰箱产品。然而在以约8000万新元(约合3.5亿元)控制斐雪派克20%的股权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海尔集团的海外并购并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在青博会期间,一则海尔集团将重启并购GE家电业务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传闻,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对外宣传部总监孙鲲鹏7月13日告诉本报记者,“到目前为止,没有接到相关信息。” 不过,海尔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后,海尔集团停止了与GE委托的中介机构的谈判,不过今年6月开始双方又恢复了接触。但是,如今GE家电业务的身价比一年前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下降。” 显然在GE家电业务估值大幅缩水后,海尔集团迎来了比较好的并购机会。然而究竟是通过参股还是整体收购的模式来推进?海尔集团如今重启海外并购,又是否与其CEO张瑞敏今年2月提出的海尔集团“去制造化”战略冲突? 缩水过半的低价诱惑 早在2008年5月,GE透过自己聘请的投行高盛对外透露了希望出售或分拆其传统白色家电业务的计划。当时高盛等中介机构向海尔、LG电子等潜在的竞购者发出了邀请,而且将GE家电业务的估值定在40亿-80亿美元。 此后,虽然海尔集团的A股上市公司青岛海尔(600690.SH)发布公告澄清了海尔集团要参与竞购GE 家电的消息,但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2008年8月前以张瑞敏为首的海尔管理团队曾前往美国对GE家电进行了尽职调查,而且与高盛、GE方面都有过多次接触。 然而,今年GE家电业务过高的估值,以及GE方面提出的全新方案让海尔在2008年8月知难而退。张瑞敏曾在今年2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尔去年曾考虑收购美国GE的家电部门,但联想、TCL等国内公司的跨文化收购未能奏效,使海尔放弃了这一想法。 张瑞敏指出,亚洲企业并购失败都是因为商业上的巨大差异,我希望首先建立起我们自身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随后再进行兼并会更见成效。 海尔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海尔的每一次并购都是非常慎重的。2005年放弃并购美泰克就是很鲜明的案例,当时惠尔浦最终的收购价格超过了我们的心理价位,而在我们看来GE家电2008年5月的报价也已经严重偏离了市场价值。” 与此同时,GE方面2008年8月又提出了全新的不单独出售家电业务的方案,即一种是消费与工业产品集团(包括家电、照明和工业系统)会剥离出来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GE有可能对其控股,也有可能不控股;另一种可能为消费与工业产品集团整体出售,这两种方案都是海尔所难以接受的。 记者了解到,GE集团的全球重组2008年的重心主要放在了金融业务的重组上,按照GE方面的计划,其此前的6个产业部门(基础设施、工业、医疗、商务金融、消费者金融和NBC环球)经过重组后将变为4个(技术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金融、NBC环球),其中金融子公司GE Capital的重组是重中之重。 此外,还有投行向GE建议其出售子公司GE MONEY和NBC环球,显然在众多的重组中,销售收入规模只占其总收入不到1/10的GE消费与工业产品集团的重组被排在了最后。 与此同时,2008财年前三季度GE消费与工业产品集团的销售收入和亏损都进一步扩大。对其进行重组已经迫在眉睫,这次GE不得不采取低价甩卖的方式。 海尔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GE的中介机构今年6月再次找到我们,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要我们整体收购其家电业务,二是要海尔控股重组后的工业与消费品集团。” 他还表示,“虽然具体的报价还没有给出,但是中介机构传递的信息是,GE家电业务目前的价位将在20亿-30亿美元之间,这比一年前的价格要缩水一半以上。” 误读“去制造化” GE方面新提出的报价显然让海尔不能不心动,然而海尔集团是否做好了进行大规模跨国并购的准备?张瑞敏所提到的“先建立其更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又是否已经建立? 2008年7月9日,工信部对外公布了2009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海尔集团以1220亿元的销售收入超越了此前位于第一的联想集团(1157亿元),但是却被异军突起的华为集团(1227亿元)超越。 然而对于海尔集团的管理层来说,短期内追求规模的继续扩大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要完成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才是最为关键的。然而,此前张瑞敏的一些表态显然被业界误读了。 孙鲲鹏7月10日告诉记者,“张首席(张瑞敏)从来没有对外宣布过要放弃制造业,海尔这次的转型是从制造业向服务引领下的制造业转型,海尔的根基短期内依然将是制造业。” 他告诉记者:“金融时报的记者今年2月把张首席提出的服务引导型误会为营销型,显然这误读了张首席的原意。逐步降低制造业的比重是全球制造型企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但是在此之间必须建立其显著的品牌优势。” 记者了解到,此前美国的IBM成功完成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型。今年4月张瑞敏也亲自前往美国拜访了IBM前CEO郭士纳,双方就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以及转型进行了探讨。 然而海尔目前却不具备IBM转型前的销售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尤其在发达国家市场,海尔依然没有完成“走上去”这一步。记者了解到,2009年上半年海尔在日本市场的销售增长是最快的,超过了32%,但是其产品却依然是“见缝插针”型的边缘产品。 帕勒莫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告诉记者,“在日本市场,海尔今年的销售收入有望超过100亿日元,但是其产品依然是以超低价家电套餐的方式来销售,只是弥补了日本消费电子巨头不愿意涉及的边缘产品。” 显然要想最终像日本的索尼、松下,以及荷兰的飞利浦等消费电子巨头那样将生产大部分外包给中国企业,海尔首先要完成品牌的提升,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市场。 记者了解到,斐雪派克虽然每年销售家电只有100多万套,但在2008年前每年却拥有近1亿新元的净利润。显然,控股斐雪派克可以显著提高海尔在澳洲高端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对于很多家电企业都有意竞购的GE家电,海尔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GE家电已经将大部分生产外包给中国的格力、格兰仕等企业,所以海尔在收购后最看重的是其品牌和在北美市场的渠道控制力。” 罗清启告诉记者,“海尔并购GE家电和斐雪派克将大大提高海尔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这将为其未来将更多生产外包,转型服务引导下的制造业创造条件。” 再造全新商业模式 其实,进行海外并购只是海尔规模扩张的路径。对于海尔集团来说,打造全新的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才是最为关键的。 对于此前张瑞敏提到的服务引导下的制造业,孙鲲鹏向本报记者阐释了海尔的“服务”概念:“我们希望给用户提供的是需求服务,而不是产品,比如热水器产品,用户想要的是热水,我的任务就是满足他用热水的需求。” 在这一核心原则的指导下,海尔集团从2007年4月开始了新一轮的流程创新,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这一过程张瑞敏谓之海尔的“信息化革命”。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海尔集团各产业的资金周转速度都有了很大提升,张瑞敏此前曾表示,“在改造后海尔的资金库存周转速度从此前的32天下将到现在的3天,而中国家电行业的平均周转速度则依然是64天。” 孙鲲鹏告诉记者,“我们冰箱业务的周转天数只有半天,而且这是打通整个冰箱产业链的速度。以往海尔的信息化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如今我们所有的半天或3天是海尔产品在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渠道的整个产业链中流转需要的天数。这意味着经销商拿1万元买海尔产品可以在一个月内卖出10万元的货品,而如果卖其他品牌则只有5000元。” 海尔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海尔的空调业务因为战略失误在过去三年做得并不好,最近海尔也调整了海尔空调的管理层(总经理王友宁调离,前总经理张智春回归),但是海尔的空调业务目前的库存只有不到6万台,是行业中最为良性的。”显然海尔全新的商业模式的打造已进入关键时刻,海尔集团内部高管团队的变化也日益频繁。 据悉,去年12月因为业绩考核未达标被免去副总裁职务的喻子达如今又官复原职;负责海尔装备部品集团(EPG)的副总裁周利民退为企业顾问,原负责洗衣机业务的副总裁曹春华接替了其位置;曹春华的职位则由原洗衣机本部负责市场的舒海担任。 虽然张瑞敏在海尔推行的商业模式再造,以及“人单合一”的概念让海尔的销售在2008-2009年受到了很大影响,而且“人单合一”的模式也被郭士纳看作难以实现,但是海尔的转型已经走在了路上,其是非成败目前还难以得出结论。(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