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减产 《看不懂的全球经济》第三部分第二章(二、国际油价,为何欧佩克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Al8226;Naimi)曾有句名言:

对于石油市场,说什么比做什么更有影响力。

然而,对于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成员国来说,现在他们已经说了不少,市场似乎仍未理会。

尽管全球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下降是油市暴跌的主要原因,但OPEC通过产量来控制跌势仍然被市场所期待。无奈的是在暴跌行情中,对于OPEC的两次减产,国际油市均“不予理睬”。

当油价跌破70美元的时候,2008年10月24日,OPEC同意削减石油日产量150万桶,2008年11月1日,OPEC再次承诺自即日起每日减产150万桶。当油价跌破50美元的时候,OPEC于2008年11月29日在开罗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却作出了推迟减产的决定。

 欧佩克减产 《看不懂的全球经济》第三部分第二章(二、国际油价,为何欧佩克
此外,OPEC承诺自2008年11月1日起每日减产150万桶,但2008年12月2日的一份调查显示OPEC仅执行了其承诺减产量的66%,而非OPEC官员于开罗会议中所称履行减产的部分达到了80%甚至更多。因履行减产的部分低于预期,此调查公布后国际油价立即下跌。OPEC未完全履行减产目标的行为令市场感到失望,并令他们对OPEC此前暗示的稍晚会进一步减产感到怀疑。

|www.aihuau.com|

与此同时,在减产问题上OPEC也面临着各成员国间的博弈。OPEC秘书长巴德里曾表示,2008年10月底OPEC名义上宣布日产量减产150万桶,但OPEC成员国目前为止仅将石油日产量降低了85万~120万桶。油价的下跌已导致OPEC各成员国石油收入锐减,如果继续减产,经济上的损失会更大,为避免经济损失,最好的办法是在其他成员国减产的情况下自己少减甚至偷偷增产。但是这样的话,OPEC欲以通过减产抑制下跌的措施将会完全失效,OPEC也将陷入一种囚徒困境。

促成OPEC产生这一复杂心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罗斯。随着近年来俄罗斯政治局势的稳定以及国家对石油生产企业的影响力加大,俄罗斯近年的原油产量大幅增长,而俄罗斯并不是OPEC的成员国,所以OPEC的减产决议对俄罗斯产生不了任何影响。相反,在OPEC减少原油出口提振油价的时候,俄罗斯却可以加大生产力度,借机高价出口。

德意志银行的首席能源分析师西敏斯基表示,和其他领域一样,OPEC也深切感受到了经济降温的冲击。西敏斯基说道:

在以往经济出现大幅降温的时候,欧佩克通常都需要进行一系列减产才能稳住形势。

经济衰退一方面抑制了原油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严重打击了市场的消费预期。受此影响,OPEC两次减产决议均未能阻止原油价格下跌走势。原油消费的疲软已成定局,即使OPEC再次发布减产信息,减产一般也需要2~3个月左右才能到位,因此只能在心理上激励市场。

2009年1月原油期货最低跌穿36美元/桶的低位。虽然在市场的期待中,OPEC宣布了前所未有的减产计划,削减220万桶日产量,减产幅度占到了约7%,但由于市场需求大幅下跌和石油库存的不断增加,加上油价越来越受到市场投机等因素的驱动,抵消了OPEC大幅减产的影响。

延伸阅读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年

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据美国经济学家估计,第一次石油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

伊朗爆发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据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

1990年8月,爆发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当时油价一路飞涨,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不过,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摘编自人民网《是谁“劫持”了油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475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欧佩克减产 《看不懂的全球经济》第三部分第二章(二、国际油价,为何欧佩克》为网友王的羁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