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怎么写 书评……为谁而评



     丸谷才一是书评家。他还有好些名头,如小说家、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但我喜欢他的只是书评,而且在日本书评家里第一喜欢。

  作为书评家,他有过遗憾,曾写道:

  “在我的书评家人生中,没有评《色拉纪念日》和《东京2008》是痛恨的大失败。对俵万智的和歌集当然要绝赞喽。那为什么稀里糊涂了呢?啊,是这么回事:那时候我在《周刊朝日》上写书评,这个杂志用特辑介绍万智,所以书评就作罢了。”俵万智的《色拉纪念日》大畅其销是1987年,整整二十年过去,还在为一本好书自己未予以推荐而耿耿于怀,这就是书评家应有的责任感。

  我常常怀疑,好些写书评的人,叫书评家,或者叫书评人(这个称呼不知是以示另类,还是“书评家”也成了骂人话)的,从不寻思什么是书评,就像不少人在那里写绝句,却不曾问过什么叫绝句一样。

  小说家石川达三说:“书评是文化批评,也是读书指导。”

  当今书评起码有三种:一是发表在一般报刊上,高度概括地介绍内容,并加以评价,以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且叫作报刊书评或大众书评;二是专业刊物上刊登的,大概可以拿去评职称,属于专业书评;三是网络上,任谁都可以写,就叫它网络书评。报刊书评是随着出版市场大众化而兴盛的,网络书评使书评更加大众化。

  书评,通常指报刊书评。书评家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据说,编辑是作者和读者的桥梁,这只有部分道理,实际上编辑跟作者是一伙,勾结起来掏读者的腰包。书评家秉公,传达书的魅力,使读者想读这本书。倘若是坏书,那就把矛头指向作者或编辑。丸谷才一对米其林的《东京2008》难以释怀,是懊恼没有在书评版上痛加批评。书评家站在读者一边,为读者而评。推荐好书是他的职责,批评坏书是他的良心。净捡好听的说,就是为作者而写,无视读者。取悦作者或编辑的人情书评会丧失读者对书评家的信赖,并殃及报刊。对一些读者,譬如小资的,小清新的,拿一两句格言蒙他们,是迎合读者的书评。郁闷的书评,忽悠的书评,都不是好书评。媒体跟风,一本书被叫好就赶紧找人评,造成好评如云的现象,也不是为读者而评。只许说好话,限制批评,无异于绑架书评。

  图书目录上也有内容介绍,那用不着书评家来写。书评家是鉴定家,鉴定好坏,给书发一张走向读者的通行证。书评由书与评构成。首先是介绍书的内容,需要有技巧。用很少的字数写出一部作品的梗概是至难的,写错了或者写不好,对于书评家来说是致命的。有人说,书评是信息,只要写清楚内容介绍就行了,不需要感想或批评。其实,内容介绍本身就已经有批评性。

  书评要注意引文。不引用原作,可能给人一种空议论的印象,甚而质疑读没读过书。某美国书评杂志主编写下“书评八条”,第一条是“读那本书”,好像开玩笑,但没读书或者没认真读书就下笔千言的书评家不在少数。当然也不可引用过量,以致有凑字数、赚稿费之嫌。

  有时还需要说明作者及主题的背景。然后是评价,告诉读者这本书值不值得读,为何值得读。评价显示见识与趣味,书评家的存在意义即在于此。不过,书评与评论不是一回事。评论是读过书之后阅读的,读者心里已经有探讨该书的意思,而书评是读书之前阅读的,读者要当作读不读该书的参考。文学尤其小说是读书的大宗,因而写书评的人多是文艺评论家,他们往往把书评写成文学评论。一般来说,书评短,评论长,但读者不同,功用各异,缩短的评论不是书评,加长的书评也不是评论。书评是对读者说话,而评论是对作者说话,甚而自说自话。一般读者需求的是书评,不是评论。报刊书评版热衷把书评写成评论,以为那才有水准,就莫怪读者拂袖而去。

  书评家比评论家更多些用武之地,却也不能由着性子写,以致打消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利用书评来炫耀自己的知识或聪明,是下品的书评。也不能挂羊头卖狗肉,拿人家的书当注脚,借以宣扬自己的主张。网络书评是一个近乎无法规范的广阔天地,能明显感受到写手的自我表现欲,多数都算不上书评,甚至被用来中伤、攻击。

 书评怎么写 书评……为谁而评
  书评讲究“艺”,技艺与艺术,要有可读性。好坏在于密度与深度,不在于长度。以为字数多才能写得好,字数越多就写得越好,那他就算不上成手或高手。写不好绝句,抱怨才四句,可笑之至。好的书评应平白、通达、有个性。不因为评的是政治内容而枯燥,评的是经济内容而艰涩。正因为被字数、读者对象等制约,写书评难于写评论。

  丸谷才一推崇英国书评。年轻时发现英国书评跟日本不一样,读来很有趣,于是倾注了自己都吃惊的热情,打造日本的英国式书评文化。为三大报之一的《每日新闻》书评版当顾问二十年,2002年创设每日书评奖,授奖对象为书评集,可说是初步实现青春梦。书评通过书对社会及文化进行定点观察,结集成书可以看历史,但出版书评集在哪里都不易。丸谷才一的书评思想及行动影响了整个书评界,乃至被称作书评革命。

  一个人的读书量毕竟有限,正好借书评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比较专业的杂志,例如经济的,文章当然都有关经济,但唯有书评栏,不妨什么书都拿来评,给专业人士一个旁骛或博识的机会。不知道现今中学语文什么样,要是没有的话,那么我认为应选入书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1437.html

更多阅读

《曾许诺》读后感---诺言为谁而许°爱因谁而殇 曾许诺.殇 txt

诺言为谁而许,爱,因谁而殇看了《曾许诺》,“山经海纪”系列第一部,再一次领略到了桐华“古言天后”的真功夫。我喜欢历史,却很难耐着性子看些正史纪录片。反倒衷情被演绎了的文字和电视,史实虽没那么权威,但好在精彩,抓得住人的眼球。唐宋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出自哪里?

英国玄学诗人约翰·邓恩壹段著名的布道辞句:“谁都不是一壹座孤岛,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敲响”。No man isan island,Entire ofitself.Each is apiece of the continent,A

“你在为谁而工作”大讨论 质量大讨论工作汇报

你在为谁而工作“你在为谁而工作”,这是一句很现实的问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我们都应在工作中享受乐趣。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我想,因每个人思想观念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无论如何,心态应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在工

音乐背后的故事:汪峰的歌为谁而写图

《我如此爱你》——为名模旧爱葛荟婕而写《春天里》——为女儿小苹果而写《当我想你的时候》——为昔日恋人筠子而写《像梦一样自由》 ——为大众汽车TIGUAN途观而写《等待》——为黄绮珊而写《如果风不再吹》——为歌手韩磊创

声明:《书评怎么写 书评……为谁而评》为网友想念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