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经济”作为中国特有的经济形式随着逐渐发展其本质已然发生了嬗变。就目前而言,与其将购买月饼归类一种“食品消费”,更不妨称其为一种“礼品消费”,而这一背景之下,月饼经济必然深受政策影响。 综观我国对于月饼市场的政策,可以以2001年为起点。是年,南京冠生园使用陈陷做月饼曝光,给月饼市场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公开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月饼销量比同期锐减4成左右,经济损失近200亿元。
![小龙虾月饼 小月饼 大经济](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510220059379.jpeg)
事件之后的数年内,我国加强了月饼标准的制定,这一时期的政策偏向于对月饼制作和质量的规范。其中,2002年我国出台月饼标准,要求厂家在包装上明示月饼馅料的构成及其比例,同时对油、添加剂、面粉还进行了更具体的量化标准。同年,国家出台行业标准,明文定义广式月饼、京式月饼、苏式月饼。而在2003年,国家实施《月饼类糕点通用技术条件》,对月饼的制作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些政策导向使得我国的月饼告别了质量参差不齐额度混乱期,但随着质量门槛的提高,月饼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上开始出现使用豪华包装提升月饼附加值的行为,彼时,一盒月饼因为包装豪华可以逾价百倍。政策开始集中在整顿月饼市场上。 2005年,我国出台月饼新标准,严格规定月饼外包装成本应不超过月饼出厂价格的25%。2009年,我国出台《月饼销售包装计量检验规则》,对于月饼的销售行为、外包装进行了明文规范。 这一时期的政策打击了当时月饼市场华而不实之风,但却并没有从实质上降低月饼日益高企的售价。近几年来,每到中秋,各种天价月饼屡见不鲜,虽然包装受到限制,但是以各种名贵食材做馅料的月饼噱头仍然推高了月饼的价格。而这些天价月饼又作为“礼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2012年年底,中央发布文件限制“三公消费”,杜绝奢侈浪费,而在此背景之下,中央政策对于月饼更是趋严。2013年8月,中央纪委发出月饼禁令,要求禁止公款送月饼,禁令一出,往年狂热的高端月饼市场变得冷清。从市场结构分析,目前,天价月饼身影难觅,而月饼的主要市场开始集中于200元左右的中端月饼。 纵观月饼经济的发展脉络,国家的政策一直旨在将月饼消费从礼品消费拉回食品消费,此举虽然会在短时期内令月饼经济失去华丽的销售数字,但却有助于对于月饼经济真正回归理性。而长远看,政策对于月饼经济的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市场竞争才是之后月饼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