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坑害了投资人,但这一行业蒙受的损失为什麽没有你的损失大?
作者:贾维斯8226;雷维尔(Janice Revell)
投资人亏了钱,首席执行官遭谴责,华尔街分析师们挨训斥,投资银行不等国会开始讨论它们卷入安然(Enron)和世通(WorldCom)丑闻的事便改变了策略。看来,每一个与华尔街有关的人这些天来日子都不好过;而且乍看上去,共同基金业也不能幸免。最近几个月来,希望破灭的投资人一直在从股票基金中抽走数量空前的资本;仅仅在 7 月里就提走了 526 亿美元,超过了在当今股市上表现最差的叁个月──2001 年 9 月、1998 年 8 月和 1987 年 10 月──资金流失量的总和。
可是,从眼下的情形来看第一印象至少是错误的。尽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表明,从整体上看,基金管理公司为客户所做的工作业绩很差,但实际上该行业目前的情况相当不错,谢天谢地。普通投资人蒙受了重大打击,同样不妙的是,在基金管理公司真正感觉到切肤之痛前,情况将会变得更遭。
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无论股票市场如何努力,共同基金公司仍然在向把钱交给它们的投资人收取费用。毫无疑问,上一回牛气冲天的股市使该行业大发利市──1990 年代,投资人纷纷解囊,企图从繁荣的股市里捞上一把,从而使共同基金的资产增加了六倍之多,几乎达到七万亿美元。仅国内股票基金就从 1990 年的 2,210 亿美元膨胀到了上世纪末的 3.5 万亿美元。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也呈几何级数增长。随着基金公司管理下的资产增多,它们的金库也在膨胀。根据基金行业协会投资公司协会(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统计,截止上个世纪末,因管理大盘股票基金而收取的平均费用(不包括销售佣金或分销费用在内)为:每一千美元的托管资金收取七美元(用它们的行话来说,就是 70 个基本点)。规模小一些的基金公司收取的费用甚至更高。保守地说,到 2000 年,该行业仅在股票基金一项上每年就赚取了 250 亿美元。
那麽,投资人得到什麽回报了呢?比你想象的要少。在股市暴涨期间,连最活跃的共同基金经理都无法赶上整个股市指数的上升速度。根据芝加哥的行业跟踪机构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里,只有 27% 的国内大盘股票基金的涨幅超过了标准普尔 500 家中上涨股票的涨幅。基金公司却说:只有在熊市期间聘请一位真正的专家挑选可买进的股票才能有所斩获。有那麽一阵子,投资人似乎都在跟进:自从牛市在 2000 年 3 月结束以来,他们向股票基金注入了大约 2,000 亿美元。对大多数人来说,此举乃是一步臭棋。从那以后,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 37%。据晨星公司统计,如果不计算管理费,买卖活跃的大盘基金当中只有大约 50% 的业绩不错──对于中、小盘基金来说,情况甚至更差。那些名声显赫的基金如 Putnam New Opportunities 和 Janus Twenty──它们各自管理的资产均超过 100 亿美元──都已经被打垮。(有据可查的是,自 2000 年 3 月牛市结束以来,Putnam 基金下跌了 68%,Janus 则下跌了 64%。)
尽管投资人苦不堪言,共同基金公司实际上并没有和他们蒙受损失。“低迷的股市并没有使资产管理业蒙受重大财政损失,”从事共同基金咨询的 Strategic Insight 研究部主任阿维8226;纳克马尼(Avi Nachmany)说。部分原因是,基金业对其资产减少现象反应迅速。首先,基金经理们发现自己的红利减少了。其次,这些公司很快就把不赚钱的基金并入其他基金──这是困难时期普遍采取的策略。根据晨星公司的统计,从 2000 年 3 月出现熊市以来,基金业有将近 20% 的股票基金被清理或因被并入其他基金而退市。
基金业没有削减的是它收取的咨询费。对冲基金如果业绩下降,所收费用也会减少,而股票基金则不一样,即便业绩不佳也要平均收取 70 个基本点的费用。基金公司的资产基础尽管受到重创,但它们如今仍在管理着 2.8 万亿美元的股票基金。正如纳克马尼指出的那样,在投资到股票基金的钱当中,大约有叁分之二是在 401(k)方案和个人退休帐户(IRA)等递延纳税退休帐户上,而投资人的惰性一般都很大。他说:“客户们不会一起撤出的。”
基金公司还有一个利润保护层,那就是从股票基金中流出的钱大多进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基金。在这些业务上,基金公司照样收取费用,尽管不如股票基金收得那麽多。为美银证券(Banc of America Securities)分析基金业的罗伯特8226;苏卜哈尼(Robert Sobhani)说,管理债券基金的平均收费标准为 55 个基本点左右,货币市场基金的收费还要低大约 15 个基本点。
这样一来,基金业照样还能赚取一部分利润,而经纪人和投资银行却已经学会如何在没有这部分利润的情况下生存下去。根据纳克马尼的统计,上市交易的共同基金公司在 2001 年的税前营业利润率平均为 39.5% 左右。自然,由于投资转向了利润率较低的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2002 年这一数字很可能会降低几个百分点。纳克马尼说:“该行业的赢利能力难免会下降。”但他又补充道:“它们经受得起这点损失。”
的确,大多数大型基金公司早就意识到,通过提供一系列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产品,它们就能牢牢抓住投资人的资产,不管股市会出现什麽情况。这一战略如今正在取得良好的效果。尽管今年 7 月股票基金的资金流失量创下了记录,但由于投资人向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注入了数以十亿计的资金,在最大的 20 家共同基金公司中有 12 家的资产出现了净增长,其中包括重量级的 Vanguard 和 Dreyfus。
这并不是说,基金公司个个都肥得流油。正如没有进行多向投资的人如今付出了代价一样,把赌注全都押在股票上的基金公司也损失惨重。例如,Janus 公司在 1990 年代后期靠一批高新技术和积极增长型基金来维持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如今,该公司拥有的 970 亿美元的资产还不到 2000 年 3 月时的一半。今年夏天,该公司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托马斯8226;贝利(Thomas Bailey)引咎辞职了。
“从 1997 年到 1999 年,拥有多元化业务的做法并不那麽吸引人──假如你只投资于增长型股票,你的资产就会直线上升,”Vanguard 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8226;布伦南(Jack Brennan)说。“可是,只要看一下过去两年里单一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的情况,就会发现两者的整体财务状况明显不一样。”
你如果了解了这一切,就很难想象基金业对于客户所感到的痛苦会有相同的体会。大型基金公司在每个市场上都有产品──例如,富达投资公司(Fidelity)眼下推出的一项热销产品是房地产基金。人们不太愿意放弃他们的基金公司──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被自己的退休计划拴在了基金公司身上。更有可能的是,他们让自己的钱在基金公司内部流动──抛弃赔钱的基金,寻找能赚钱的基金。“即使在艰难时期,基金管理仍然是一个获利颇丰的行业,”Vanguard 公司的布伦南说。“人们有的是耐心。”此话不假。